赵时静道:“父亲对女儿的恩情,女儿没齿难忘。”
赵殿华似乎很疲惫,他对赵时静摆摆手,说道:“你明日就要启程了,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早点回房休息去罢。”
赵时静也不欲再与他虚与委蛇,遂退了下去。
离进宫的日子还有三天,赵时静提前到了京城。一进城门,就由马车接到了京城赵府。她早就听父亲说过京城赵府的富丽气派,只一直无缘得见,今日终于能见识一番了。
马车从一条极繁华的街道穿过,赵时静忍不住撩起帘子往外张望,随行的婆子见到她这个举动,不由暗暗鄙夷起来,心道三小姐果然是在小地方来的,一点世面都没见过。
她开口说道:“这一整条街都是咱们赵家的,大到金银铺子,小到饭食酒肆,全是赵家的产业。”语气得意,带着与有荣焉的意味。
赵时静暗暗思忖,难怪赵时宜那么气派,即使穿着素雅的衣裙,也遮不住那股子清贵之气,在锦绣堆里长大的人,原就是不一样的。
马车缓缓停下,婆子打起车帘,请赵时静下车,她扶着婆子的手聘聘婷婷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两个汉白玉箱形有狮子抱鼓石,三间红漆大门,红漆大门上有一块紫檀木匾额,匾额上提着两个字“赵府”。
这两个字遒劲有力,极有风骨,乃是先帝亲笔所提,赵家的富贵,单从这两个字就可窥得一二。
小厮看到来人,立马打开了大门,赵时宜从门内迎了出来。她虽不喜欢赵时静,但二人毕竟是堂姐妹,血浓于水,总剪不断的。哪怕为了基本的礼节,她也要出门迎一迎。
赵时宜开口道:“三妹妹远道而来辛苦了,随我进府吧!”语速不急不缓,十分平稳。
自圣上颁了旨意后,众人都对赵时静毕恭毕敬,极尽讨好,她原以为赵时宜会像别人一样殷勤的巴结她,没想到她还是如以前一样不冷不热的。
她最看不惯赵时宜这副淡然出尘,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的样子。于是说道:“我与大姐姐虽然是姐妹,但毕竟国礼大于家礼,大姐姐还是依照规矩给妹妹行了礼罢!”
赵时宜瞥了赵时静一眼,眼神中满是不屑,赵时静和沈莲蓉一起算计她的事情,她并没有忘记,但为了赵家的清誉,她没有闹开。
经历了那样大的风波,本以为赵时静会反思自己,没想到她不仅没有惭愧之心,反而想拿捏自己。
赵时宜轻笑一声,说道:“三娘此言差矣,皇上虽然下旨封你为静妃,但还未行册封礼,在行册封礼之前你只是赵家三娘,并不是静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