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钱的男子道:“青词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极考验文学功底,哪是运气好就能写出来的。”
说完像是想起了什么,又接着道:“说起青词,还是已故的赵太师精于此道,他老人家不仅有政治手腕,文学才能也是一等一的。”
这时旁边的另一个男子道:“钱兄还不知道吧,半个月以前,宏逸兄和赵太师的嫡亲孙女订了亲事,宏逸兄现在可谓是情场官场双丰收啊!”
男子话音一落,就响起了一阵笑声,那些笑声声音很大,却有一些不怀好意的意味。
谁人不知普天之下只张徐和赵太师会写青词,宏逸一个乡下县丞的儿子,如何能有渠道学习青词?
定亲以前,众人只道他天资卓绝,有文曲星之才,听闻他和赵家嫡女定亲的消息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认定他是沾了赵家的光,才得到了这么一篇文采斐然的青词。
宏逸在京城没有根基,不如在座的其他人家世好,再加上青词本就是赵时晔给他的,来路不正,所以即使被人嘲笑,他也不敢反驳,只含糊不言,羞红着脸饮下了一杯清酒。
赵时静听了半晌,判断出屏风后被嘲笑的人是宏逸,于是对赵时宜道:“大姐姐知道吗,半个月以前二姐姐和青州县丞的长子定亲了。”
第59章
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由父母做主,赵时宜身为隔房堂姐自是不知道的。
赵时静抿唇一笑,颇得意道:“二姐姐无论才情还是容貌都远胜于我,谁能想到她会和一个穷县丞的儿子定亲呢?”
嫡女嫁给了寒门之家,庶女却能进宫为妃,实在是出人意料,从今以后,赵时静的身份和赵时晔相比就犹如云泥了。
赵时宜自然知道赵时静的言外之意,她看不得赵时静这副张狂的样子,开口道:“三妹妹还得感谢二妹妹呢,若不是二妹妹心有所属,进宫为妃这件好事恐怕轮不到你。”
“你……”赵时静涨红着脸,怒瞪赵时宜。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赵时宜怎么能□□裸的揭开她出身低下的事实?
她想出言反驳,偏偏赵时宜说的却是事实,若不是赵时晔闹着要和宏逸成亲,父亲根本不会为她这个庶女打算。
赵时宜放下手中的筷子,展颜一笑,慢悠悠道:“我说的不对吗?”正是因为她说的对,赵时静才会如此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