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禅轻轻“嗯”了一声,翻身起来,给她披上外袍,抱着她去了后罩房的温泉池。温泉池很阔,用汉白玉铺就而成,池面上飘着袅袅白雾犹如仙境。
赵时宜靠在池边一动也不想动,王之禅拿起手巾帮她擦拭了一遍,才腾出时间收拾自己,待清洗干净,天已经大亮,他抱着她返回寝房,二人才沉沉睡去。
议政阁,阁老们面面相觑,这都辰时了王秉笔怎么还不来?他们心里虽有不满,到底不敢表现出来。
自张徐被杀以后,皇帝就将宫内所有的权利都交给了王之禅,他手刃张□□明罪不可恕,权利却不降反升,由此可见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同寻常。
又过了半个时辰,王之禅还是没有现身,阁老们坐不住了,政事如此紧急,王秉笔为何还不来议事?
这时一个小黄门榻着腰匆匆而来,他开口道:“王秉笔说今日上午不议事了,请各位阁老不要在议政阁空等。”
阁老们眼中的疑惑更甚,王秉笔勤勉,从来不会无故迟到,莫不是有大事发生?
豫南王府,一个十四岁的男孩正坐在案几前喝酒,他身形瘦削,面色蜡黄,个头也比同龄人矮很多,看起来如十来岁的孩童一般。
他这样的长相若是放在人群中定会泯然于众人,凭他的外表,谁也不会想到他是智多近妖、十岁时就名动天下的世子昭殷。
他将手中的清酒一饮而尽,然后对一旁的豫南王说道:“父王,庆德帝昏聩,如今京城是王之禅在做主,我们只要捏住他的弱点,大军就可以直达京师。”
坐在一旁的中年男子长相与庆德帝有五分相似,只是比庆德帝瘦削一些。他就是庆德帝的兄弟豫南王。
豫南王道:“王之禅独身一人,连父母兄弟都没有,有何弱点可抓?”
赵时宜娇艳的面容浮现在昭殷的脑海中,他摸了摸袖中的银耳坠,说道:“王之禅心悦赵家大娘,把她当做眼珠子一样。我只要抓住赵家大娘,就不愁王之禅不听话。”
豫南王惊讶的瞪大眼睛,问道:“你说的是哪个赵家?”
昭殷道:“世代清流,书香传家的禹州赵家。”赵时宜所在的家族虽然居住在京城,但因为祖籍禹州,所以世人谈论起她的家族都会说是禹州赵家。
豫南王用不可思议的语气道:“赵家那样的世家大族如何会舍得将长女嫁给一个太监?”他显然已经忘了谈话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