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安小公子的老爹安凌墨听到消息,不由分说,狠狠打了小公子一顿家法。小公子屁股开花之余,差点断气。

这安小公子在家里养了一个多月的伤,为了参加书院不得缺席的岁考,这才重回书院。

大家对安小公子居然会报名参加乐艺考核,惊异之余,更多的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以为安小公子科举功课考不好,便想从君子六艺方面想法子考个二等。

可是,小公子从来没有修习过君子六艺中的任何一艺,这乐艺要怎么考?还剑舞?会舞么?

该不会是明知要被退学了,就豁出去大闹一场六艺考核,让大家伙笑一笑,乐一乐吧?很多同学都是这么猜测的。

书院的六艺岁考并不禁民众前来观看,尤其漱玉书院的六艺岁考颇可观赏,实是书院盛事。

甚至还有不少平民人家的女子借机相看郎君的,毕竟能入读漱玉书院的学子非富即贵,若能勾引到一个小郎君两情相悦,日后就有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可能。

因此,六艺考台边早都已经挤满的前来观看的市井百姓。

有那不是洛城的外乡人听了人群中的议论,奇道:“女装小公子?什么意思?到底男的女的?”

外乡人旁边就有书院的学子,也挤在人丛中看热闹,便把安五公子这个浑名的来历,巴拉巴拉地卖弄了一通。

原来,安小公子的娘亲方氏前面生了两个儿子都夭折了,这第三个,怕又夭折了,便请了先生来算命,算命先生说小公子命数太薄,舞象之年以前,得当个女孩儿来养着。

外乡人听了还是一头雾水:前两个夭折了,这一个得排老三呀,小公子怎么排到老五去了?不过,别人家的事,他也无心多问,跟着人丛往不远处正款步走向考台的安五公子望过去。

旁边的学子看着安小公子从人群后走过来,忽然惊叹道:“啧啧,以前觉得他小,又时常看见,没注意,没想到这两三年之间竟长得这般清俊可爱了!唔,怪不得睿王府小殿下要生出那种心思来!”

这安小公子刚满十岁,正是从孩童转向少年的时期,眉眼长开了一些,已有了眉目如画的雏型,但又还带着几分婴儿的肥润,当真是兼具少年的清俊和孩童的可爱这两种神态。

外乡人一边在人缝里打量安小公子,一边问:“果然是清水芙蓉一般的人才!怎么又扯上睿王府小殿下了,那种心思是哪种心思?快说快说。”

书院学子便又八卦道:“上两个月的事,小殿下跑到书院来,想请安公子去睿王府做客。你说说,那安公子才不过十岁,无才无德,不学无术,年年考三等,有什么值得小殿下亲自相邀他去睿王府做客的?除了那种心思,还能有别的什么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