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想到在书院遇到李子实,李子实笑意盈盈地告诉他,他们今后就是同窗了,还请安然多多关照,安然就感觉一阵恶寒,摇头:“娘,我不要跟李子实做同窗,坚决不做!”
方太太满脸慈爱地道:“放心,这事先跟你姥爷商议一下,若是实在不能弄走小世子,咱们就退学。”她本来就没有让安然科举出仕的想法,觉得儿子活得开心实在,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学识方面,只要能认字,粗通文理就够了。
等到预定的三月初安然的“腿伤”该愈合了的时候,方太太叫管事拿了帖子,去书院给安然退了学。
对于安然的退学,方阁老没有反对,也没有想着另寻书院,只自己寻摸了良久,便让方太太收拾好客房,准备自己出面,去请一个博学多才的士子来给安然做西席。
方阁老跟方太太一昧宠溺儿子不同,他也疼惜这个命途多舛的外孙,但疼惜归疼惜,他还是希望趁着年纪尚小,安然能多学一些东西。
以前,外孙儿没长醒,看不出性了。这回挨打住到方府养伤,他倒看出安然是个散漫随意,清澈浅淡的性子。这种性子既不是做官的料,也没有做官的兴趣,他便不打算把安然朝科举方面逼迫。
给安然请个西席,方阁老只是想让西席随意教导安然一些杂学闲书,不要求精通,只大概了解一下就够了。
当然,这个西席最重要的是自身要品格高洁,德行无亏,有气节,有风骨,在教导安然杂学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安然的人品和德行。
不成才可以,但至少要成人,要成为一个善良,正直,明理,有气节,有德行的人。
只是这个人选,方阁老一时没找着,暂且空着,反正请西席也不急于一时。
安然退学后的第三天,门房送进来一张名帖。却是安然交好的四五个同窗,听说安然退学了,就念着这两三年的同窗之谊,想宽解宽解安然,又听说安然的腿伤好了,便约安然去京都洛城著名的大酒楼一品香吃饭喝酒。
其实安然是刚穿越过来的,压根没见过这些同学,有毛个情谊。只在原主的记忆里,这几个同学倒是跟原主颇为交好。他们没把原主当女孩子来嘲笑看轻,原主偶尔也跟他们出去吃饭,或去瓦肆看杂耍百戏,寻个乐子。
安然因为“腿伤”,在家里闷了三个月了,接了帖子,也想出去散散心,便告知了方太太,方太太允了,就约下时间,应了下来。
洛城作为大唐王朝的京都,异常繁华,自然也是大唐王朝首屈一指的大城镇,其时万国来朝,洛城街上随处可以见到高鼻深目的异域人种,各种肤色相映成趣。
不过洛城再怎么繁华,落在穿越人士安然眼里,一点不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