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原来,屈锐带着援军,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稳扎稳打,一个个解围。然而,被解围的城镇,一个比一个惨不忍睹,都濒临城破,或崩溃的边缘。

相比之下,晋江城的情况,在八城中算是最好的,并且是好很多!

杜宁启一问之下,知道其他七城,兵卒伤亡人数更多,百姓也有饿死,甚至中间有两个城,还吃过死尸,各个城镇的兵卒和百姓,都发生过崩溃和暴动,想要弃城出逃,城池几度陷于危急之中,全是靠着各城司马的强力镇压,杀人立威,才堪堪化解危机,但是,城池里的兵卒和百姓们的情绪都陷于绝望崩溃的边缘。

杜宁启听了,只觉得心头一松,在他率领的晋江城,一直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兵卒们的情绪,始终没有失控过。

再就是民政方面,有康映文主持,康映文已经在晋江做了五年县令,对晋江城的百姓和富户们有充分的了解,知道怎么向他们施压,也知道他们的极限在哪里,康映文确实是个有能力的官吏。

接下来,杜宁启对其他七城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他非常惊讶地发生,其他七城的司马,他们在城池被围之后,所做的工作和事情,并不比他少,也不比他差。

比如,将领和司马大人们经常亲巡军营,亲自给兵卒们鼓气,提高军功,鼓励下军参战,亲上城头参战,跟兵卒们同吃粗糠糟粮,以示跟兵卒们同甘共苦之意……

然而,做这一切,并不能阻止悲观情绪在兵卒中蔓延,还是有兵卒觉得援兵久待不至,是被大唐抛弃了,城池根本守不住,不如早点弃城,还有冲杀出去的力量。

杜宁启不禁沉思起来:既然他在晋江城所做的安抚军情,稳定军情的工作,其他七城的将领也做了,他并没有做得比他们更好,为什么他所在的晋江城,军情军心从没有溃崩过?

百姓们的崩溃,暴动和饿死,可以归咎于县令的责任。可是,兵卒们的崩溃和暴动,则是带兵将领的责任。

虽然这一波被围困的了危机暂时解除了,但是作为一个将会长期带兵的将领,杜宁启冥思苦想,想要找出自己带领的晋江城,为什么能够顺利而平稳地度过被围危机?

杜宁启回到晋江城后,想得烦燥,便想着去兵营巡查巡查,看看到底有什么地方被他忽略了。不过他巡了一圈,兵营一切觉得看起来都很寻常,便闷头往回走。

转过一个僻静角落时,听见传来一阵丝竹之声,杜宁启想了想,才想起这是自己划拨给安然的军乐队操练用的小营房。

杜宁启想看安然在干什么,便站在外面没动,只听得小营房里面,胡琴,笛,胡茄,古琴,轧筝,琵琶等各种乐器,逐一把同一支曲子演奏了一遍。杜宁启猜想,他们是在练习新曲子吧?

杜宁启知道,虽然围城解除了,但军乐队一直坚持着,在兵卒们傍晚归营之后,到各营去演奏给兵卒们听,每个傍晚,演奏一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