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向军乐队成员道:“《恭喜恭喜》”这首曲子从安然在元和十一年腊月廿九那天, 在泰宁殿上为熙宗皇帝和众臣表演出来后,这首十分喜庆,也十分洗脑的贺岁曲, 就在大唐朝流行起来, 成了富贵人家春节宴席上必备曲目。
这就是一首非常快节奏的曲子, 而且不光节奏快, 还拍节分明,能让舞者很好地合着拍节踩准鼓点。
安然又道:“老杨, 你击钹。”安然击钹纯粹是滥竽充数。杨胡茄击钹,当然就不光是打个鼓点了,他能让曲调的节奏感变得更加明晰,并且钹声能在古代乐器中起到化龙点晴的作用。
军乐队已经建立三年了,每过春节, 军乐队都会给军营里的兵卒演奏一回《恭喜恭喜》,大家素有配合。
杨胡茄一愣神, 就把铜钹接了过来,跟着乐曲就开始了。这时候,番突人都注意舞场中去了,没人留心到安然又偷懒了。
这支曲子一起, 更是把现场气氛烘托得欢快而喜庆, 再加上柯胡茄的铜钹加持,节奏虽快,鼓点却非常分明,让周围一圈的番突人不少人便情不自禁地跟着乐曲扭动起来。
他们虽然未必能跳出这么快节奏的胡旋舞, 但不妨碍他们沉醉地音乐里, 他们一边在旁边扭动着,一边又朝舞场中的男女疯狂地叫喊着什么。
篝火边, 少女倍基和青年诺安合着曲声开始了跳舞。胡旋舞分独舞,对舞,群舞。舞曲一起,那青年便合着节拍,慢慢试着向少女靠近。
莫非,那青年想靠近少女,与之对舞?
安然却看得出来,青年的舞步略显吃力,膝,踝,足的动作因想跟上节奏而显得有些慌乱,随之而来的舞姿在倾斜,摆荡,飞旋这些动作也显得生硬而略顿,失去了胡旋舞该有起伏连绵,奔放洒脱的风格。
少女也发现了青年的意图,她一个旋身就向反方向退开了,没有说话,但用舞蹈和行动明确地拒绝了青年。
不知青年是受到了打击,还是他本来对这等快节奏的胡旋舞力有不逮,忽然踏出了一个错步,虽然他很快就纠正了过来,但身形一个踉跄,大家都看见了。
很多围观的番突人都发出了十分挽惜的叫喊声。
青年诺安跳错了舞步后,他也十分懊恼,只得一脸无奈地停下舞步,退下了舞场。篝火边,就只剩下少女一个人兀自独舞。
安然便趁着番突人不注意,悄悄摸近了篝火,见青年退下,便在众人连连挽惜感叹之时,安然几个健步冲上舞场,立即跳起了高难度胡旋舞,一连串快速旋转,反身倾斜,抖胯连滑等动作,看得人眼花缭乱,舞步顿挫有力,流畅平滑,舞态从容飘逸,行云流水,舞姿婀娜婆娑,摇曳翩跹,舞风生动活泼,热烈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