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岳母的放心,也不想让岳母说他和贾府见外,他都是逢年过节加重三成礼送到贾府,多的部分就当是女儿在贾家的吃用了,他以为他们彼此心知肚明不用明说,结果荣府下人居然说他林家的姑娘一草一木都是用贾府的???
那他多给的节礼算什么?
黛玉过去几年没有只字片语传回来,每次送信过去,都是贾母回的一切都好,这就是岳母说的好?让他女儿委曲求全的一切都好?
林如海越想越憋屈。
他又想到给他通风报信的贾代儒,身为荣府太爷辈,都被豪奴逼得不得不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避去庄子上,那他家那些贾家过来的奴仆呢?是忠是奸,平日只按照贾敏的描述来判断,这会他突然不确定了。
林如海让老管家悄悄的去查先夫人的那些嬷嬷陪房,看看是不是有那等欺上瞒下、奸猾无赖还爱无事生非嚼舌头的人,如果没有,那是万事大吉,若有,悄悄记下,回明后一并处置。
老管家会意地去了。
结果自然惨不忍睹。远在庄子上的那些个陪房先不说,离得太远一时半会也查不清楚,但看账本上年年报灾,不是水淹了,就是霜冻了,要不就是冰雹打了,简直就是把主家当傻子糊弄。
他们这鱼米之乡会有那么大的霜,会下冰雹?至于水淹,拉倒吧,最危险的江堤还没决口呢,这一条条小河能淹的起来?而且当初置办的时候,买的几乎都是上等田地,不说收粮入库,庄头不报灾讨要赏钱已经是良心发现。
林如海:……就很气!
难怪贾敏一直说娘家好,可不是嘛,在京城里的时候,年年庄子送粮送菜送银子,一到淮扬,好嘛,年年得往庄子上补贴,换他他也觉得娘家好,哪像这糟心地方,一直亏钱。
贾敏虽然生得清高,视金钱为粪土,但一直亏钱她也心疼啊,还觉得厌烦无比,太糟心了!
林家虽然祖上三代侯爵,他父亲还被皇帝加恩多袭了一代,但到他的时候,真的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要不是他天资聪慧考取功名,他就是个白身。
此时天下承平已久,已经开始重文轻武,而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了朝堂平稳,往往给予文官实权,但给的官位不会太高,就是俗称的小官大管。
像他考取探花后,在翰林院做编修,还会排班给皇帝讲学,面圣的机会很多,但翰林院编修只有七品,后来升任兰台寺大夫,也有宫内行走的权利,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位置重要吗?重要!很多人哭着喊着想做,但他的品级还是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