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对于这群王公贵族,自小就是女人堆里混大的,刚成人家里长辈就往屋里放了教导人事的丫头,娶妻后不仅有妻子给的陪嫁丫头,还有上头家里长辈赐下的妾侍。

在外面交际,不拘是下头的人献上来的,还是结交的友人赠的,或者是投靠的人送来的,更有那等贪图富贵自己贴上来的粉头清倌,送上门的肉,不吃白不吃。

这就导致他们这个圈子里,或早或晚都会有些关于这方面的烦恼。这会得到了贾赦的肯定,那是个个两眼放光,恨不得立刻就去试一试。

贾赦说道,“这是我一个姨娘的兄弟进给我用的。我可把话说在前头了,咱们可不是那等强取豪夺不要脸的人家,咱们也不差这点银子。东西是好东西,想要的话,都得出钱买啊!”

他还暗暗嘲讽了一下那批自命不凡、老是踩着他们这群勋贵给自己刷名声的文臣。他们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咋了?又没吃他们家大米。他们祖宗浴血奋战打下来的江山,他们这些后辈与国同戚咋了?

难道非得他们千辛万苦建了国,然后大家一起卸甲归田,让这群乱世的时候被撵的跟个孙子似的菜鸡们跳到他们头上作威作福?凭什么啊?就凭他们嘴皮子溜?太欺负人了!

自从开国至今,每次科举都有寒门贵子一举成名天下知。穷人乍富,往往心态失衡,再加上这些出身寒门或是直接就是农家子的读书人,仇富得不得了,自己又没个本事把家里经营起来,就起了歪心思,使法子夺别人家的财路。

看见什么好就抢什么,偏偏一个个面上装的一本正经的,还敢大言不辞喷他们勋贵没功绩!他们这么能,咋不直接把大明宫的皇位抢回自家去?

太不要脸了!真是想想就生气。

得了众人的应答,贾赦心里美滋滋的,他觉得他自己可真是个公平交易的讲究人。既然得了丁轶的孝敬,他就帮他打开销量,很完美!

话说这群人在这热热闹闹的聚会,没多久身在大明宫的永庆帝就得知了。他眯着眼盯着密报上的一个个人名,心里默默划着他们各自的爵位职位,还有家族关系的连线。

边疆的军马、京都大营的将官、五城兵马司的小将,甚至他们姻亲在朝堂各处的分布,还有走他们的路子入仕的那堆人,集结出了一个让皇室极为棘手的关系利益网。

他舍了个皇后,舍了个亲儿子都没能把他们摁下去,边疆几十万大军依然在那所谓的四王八公手里。连消带打几十年,依然没有摸清他们的底牌,兵权在臣子手里,犹如卧榻之侧有他人鼾睡,惊的他日夜安不了心。

至于密报上说的,他们讨论的神药之事,永庆帝坚决地认为那都是障眼法,他们明面上说着平常的话,私底下肯定还有另一套隐秘的交流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