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他们这次碳基芯片发布会就是个幌子,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做做样子而已。”
“那他们要是真能拿出来成品呢?”周问。
米勒哼哧一声,“他们要是真能拿出成品,那我就让他们好好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绝望。没有高端设备支撑下的实验成品,尺度大小估计还是个微米级别的物件,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届时我只需要把我们那枚3d碳芯片的样子给他们欣赏欣赏,他们就要趴在地上抬不起头了。”
说完他便笑的更大声起来,全然没注意到屋内的摄像头此时正在工作着。
“你觉得呢?”李凡斜靠在校园的长椅上,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手拿着巧克力,问着脑内的001:“我到时候会抬不起头吗?”
001借着李凡的双眼,全程□□地观看完了这座号称全米国防御级别最高的办公室内发生的一切,他此时笑的在地上连连打滚,“宿主,你先别说话,别说话,让我缓缓,让我缓缓,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井底之蛙是怎么死的了。”
李凡笑着咬了块巧克力,问。“怎么死的?”
“吓死的,”001说:“青蛙一出井,发现外面的天居然有这么大,两只眼睛完全不够看,活生生被吓死了。”
李凡听完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在笑什么?”程劲松缓步走了过来,手里拿着瓶酸奶,“不好意思,牛奶卖完了,我就给你带了瓶酸奶。”
“没关系,有喝的就行,”李凡接过酸奶,喝了一口,嘴角立马粘上一圈白胡子,他伸出舌头舔了舔,说:“我刚在网上听了一个笑话,很好笑。”
“哦。”程劲松吭一声,反应比较平淡。
看程劲松那不咸不淡的表情,李凡简直想动手打他,于是他伸手推了推:“拜托,你能不能给点大反应?”
程劲松配合道:“wow。”
李凡白眼,“这人没什么幽默细胞。”
001更白眼:“宿主啊,你还什么都没跟别人说,你指望受到什么反应,能有这么一声wow就很不错了,好不好!”
李凡:“……”哎呀妈呀,一不小心失策了。
科技强国13:吴天疯了。
“你这孩子,怎么在学校还犯了低血糖呢。”李峰山关心的问。
“中午忘了吃饭,”李凡说完朝程劲松努了努下巴,“要不是程劲松买了巧克力,估计你就看不见你儿子了。”
“尽瞎说,”李峰山瞪了他一眼,伸手把桌上的糖醋排骨转到了他面前,说:“吃点甜的。”
“谢谢爸!”李凡夹了一大筷,很拔丝。
秦云笑笑,语气和善的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李叔,我看新闻米国对芯片限制又升级了,”程劲松说:“已经把尺寸延伸到了28纳米,您这边有没有受到影响。”
李峰山脸色阴沉,叹了口气。
峰为公司主营业务是智能电器和技术通讯板块,对芯片需求非常大。
李峰山说:“目前已经停了好几条生产线,不过好在之前囤积了一批芯片,公司不至于停摆。不过照目前形式看,如果不能短时间恢复供应,后面的生产很成问题。”
李峰山没把程劲松当小孩,跟他说话,也就没有遮遮掩掩。
李凡在一旁,白白的肚皮被满桌的食物撑的圆滚滚,他伸手摸了摸,看样子是吃不下了,非常不舍的舔了舔唇,恰巧听见李峰山后半句话。
他抬起头,说:“爸,芯片问题你不用太担心,华清已经成立了项目组,很快就能做出比米国还要高端的芯片了,到时候你公司就不会缺货了。”
李峰山楞了下,还以为这话是程劲松跟儿子说的,便望向程劲松,问道:“是吗?华清这方面已经有进展了?”
程劲松点头:“现在的确有些进展,实验绕开了米国的专利限制,不过距离成品还有一段路。”
这并不是程劲松保守,任何产品从设计立项开始再到最后的成品都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而且越是科技含量高的周期就越长。
像米国现在量产的7纳米硅芯片,足足花了10年的时间。
这次的碳芯片虽然省去设计和规划的时间,但是实验所需的测试环节却一项也不能少,这个阶段是个无法量化的阶段。
有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是两年,甚至更长,又或者实验进行到一半发现某个环节出现无法克服的困难,胎死腹中,回炉重灶,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
“不过我相信这次不会很慢,因为……”程劲松偏头望向李凡,说:“因为这个方案是李凡提供的。”
李凡笑笑:“对我这么有信心。”
“这是理性思考的结果,”程劲松说。
能过五关斩六将考进华清的都不是蠢人,更何况还能被朱教授选进项目组担任副组长那更是聪明中聪明。当程劲松在车上看完李凡方案时,他就已经在脑中过了一遍,可行性非常大。
李凡歪着脑袋看了眼程劲松,没再说话。
晚饭吃的很轻松。
吃完饭,李峰山又带程劲松和李凡去了书房,聊了很多关于芯片项目组的具体细节,聊到后面他甚至当场给华清的校办主任去了电话,表示朱教授的实验如果有需要,他可以无偿提供实验设备和项目资金。
这个年代,高校经费来源早不再像过去那么单一了,过去项目仅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如今私人捐款越来越多,而且在众多高校里,华清属于第一梯队,捐款金额一直名列前茅。
可谁又会嫌钱多呢?特别还是这种无偿捐赠。
只要是做过项目的教授都知道一旦实验经费充沛,那就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容错率,而且还能少用国家层面的拨款,这一来二去间,就能间接解决那些很难申请到经费比较小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