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继续道:“只要雁儿进书院,就可以和那个姐姐在一起。”
雁儿眨了眨眼睛:“我要阿娘,阿娘更好看。”
农妇又道:“可是那个姐姐不仅好看,还认识好多字,读过好多书。难道雁儿不想像那个姐姐那样,又好看又厉害吗?”
雁儿咬着手指头想了一会儿,脆生生回答:“想,阿娘我想。”
农妇满含不舍地替雁儿打理细碎的发,然后抱起她慢慢走到石阶前。
她带着雁儿跪下,磕头道:“妾身之女雁儿刚满三岁,她阿耶要把她卖给村长家的傻子做童养媳。”
“听说书院收女学生,还不要束脩,妾身想着带雁儿来试一下。妾身为她母,实在不忍看她三岁就为人童养媳……”
“请将军和先生垂怜,收下雁儿。”
说到后面,农妇泣不成声。
明浅赶忙走下石阶,扶起农妇和小雁儿,温柔道:“夫人莫哭。夫人肯带雁儿来,书院高兴还来不及,怎会不收?”
“真的吗?真的收女学生吗?”农妇睁着大眼睛,满脸不敢相信。
她脸上的泪痕还未干,却不自觉咧开嘴笑。
明浅噗嗤一笑:“将军就在那里,不信夫人自己问。”
明溪俯视茫然懵懂的雁儿,难得绽放笑容:“真的。”
雁儿看不见明溪的笑容,她只能看见她脸上吓人的黑色鬼面具。
她一头扑进农妇怀里,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阿娘,我怕怕,有鬼。”
明溪:……
—
好在书院开课之日收了个雁儿,否则明三爷都不敢保证书院开课,能不能顺利进行下去。
书院以前只有两位先生,如今扩招扩建,两个先生自然不够。
明溪亲自登门县内拜访退休的贤达耆老,将他们请来书院,现在书院共有六位先生,其中一位是女先生。
所有学生分了三个班,一个班两位先生。
明氏姊妹和雁儿同在一班,先生是明三爷和女先生,好照应年幼独自求学的雁儿。
听明三爷讲完第一堂课,明溪点了两个亲兵出城巡视官道修建。
她巡视春耕和垦荒的时候,暗自记下县内每个乡的位置和地形。
返回府衙后她特意制作了一个沙盘,沙盘又请曾制作过县内地图的匠人修改过,保证没有一点错处。
明溪最终根据修改过的沙盘,规划官道修建路线。眼下所修的官道主要是为了方便粮食运送。
“将军。”见明溪骑着马过来,肩扛锄头的牙外军们精神抖擞地问好。
因是农忙时节,明溪从军营里调了千人来修建官道。
明溪望向一个个满头大汗的牙外军,关心道:“晌午日头大,都去树荫下休息,喝碗绿豆汤。”
他们用挂在脖子上的帕子抹去汗水,摇头道:“将军,俺们不累。修路是积德的大好事,俺们有气力。”
他们当中也有好些人来自这个县,新的官道要通向他们的家乡。
想到官道修好,家中的父母妻儿不用再翻山越岭,他们浑身都是干劲儿。
明溪摇头失笑,转头吩咐人多准备绿豆汤和茶水。
返回府衙时,夕阳落下,民坊内升起袅袅炊烟,飘摇直上,与万丈红霞构成天地间最美的画卷。
“听说将军今天吓哭一个小孩。”饭桌上,刘嫖姚无情嘲笑。
明溪白楞他一眼:“你要是去书院,吓哭她的就是你。”
刘嫖姚眼带笑意:“可是将军说过,没有如果。”
明溪淡然地夹了著小青菜,淡淡道:“你明天可以戴着面具去书院晃一圈。”
“不去。”刘嫖姚张口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