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身怀六甲的周氏当即就决定去省城寻人,若不是在布店里帮忙做饭的刘婶子拦着,她挺着个大肚子真就去了。

刘婶子一语点醒了她,说她要是在这个时候出远门,肚子里的孩子在路上有什么闪失,当家的要是后头回来了,知道后可还得了。

周氏只好留下来,一边养胎,一边等丈夫回来。

可时间一天天过去,终是没能等到丈夫回家。

周围人都说,男子八成凶多吉少,可周氏就是不信这个邪。生下孩子后,坐完月子就把孩子托付给刘婶,刘婶家在乡下的儿媳也正在哺乳期,周氏便给了刘婶一大袋银钱,托她把孩子抱回他们乡下照顾。刘婶平日里为人十分老实,且也跟了他们一年多,做事十分踏实,她自是放心的。

安顿好孩子,她则启程去省城打探消息。

好在黄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多翻打探得知,男子在落水后,被一个和尚救回了寺庙。

只是他在落水后头部受了伤,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直到周氏找到他的前几天,他才醒了过来。

男子醒后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自己的妻儿,只是碍于身体尚不得恢复,因此并没立马回家。

直到周氏找来。

夫妻团聚,待男子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后,便回镇上去与孩子团聚。

两人一路来到刘婶在乡下的家打算接孩子,到了以后却发现,刘婶家每个人都披麻戴孝,也不见刘婶和孩子。

周氏便向她的家人问询,谁知得到的消息却是,刘婶已于月前中风离世了。

至于孩子,什么孩子?他们并不曾见过什么尚在襁褓中的孩子。

周氏哪里肯信,在刘婶家翻了个底朝天,却也没能找到孩子的半点下落。甚至还向村子周围的人打探消息,然而什么也没能打听出来。

周氏当即便崩溃得晕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