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母系

他们喜欢吃馒头就好,张晓珲就怕他们不接受外来的食物,那以后冲突就难以避免,如果他们接受外来食物,那么即使土著人赖以生存的采摘食物减少了,他们也可以通过交换体力劳动换取食物,这是双方可以和谐相处的关键。

刘大夫给女性土著人绑好了夹板,本想叮嘱她要多长时间才能拆掉,但一想她也听不懂,也就不说了,那个年轻的男性土著人背起达丫阿妈,达丫牵着她妹妹的手,一群人一边双手交叉放在胸口一边侧着身子走,离开十多米才终于背对着张晓珲一行快速往从林里走去,最终消失在林子里。

“将军,他们好像不知晓这是金沙。”孙辽看着土著人的背影说道。

“野人自然不会知晓这个,我瞧他们手上拿着的一把像斧子似的东西还是石头跟木柄绑起来的。”林拓说道。

嗯,这帮小子观察得倒挺仔细的。

“应该称他们为原住民,意思是他们比咱们先在此地住了很长时间了,日后‘野人’这个称谓不可再出现,这是纪律。”张晓珲正色说道。

记住了这处金沙洞的方位,大伙继续进行拉练,发现金矿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队伍,大伙士气高涨,虽然他们不能直接开采淘金,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远航更有价值。

而且虽说金矿不能私自开采,但是可以在朝廷监管下开采,给朝廷交上所得矿产的稅金即可,只要确定有金子,能淘出来就有发家致富的机会,不会白白做些无用功。

他们可是亲眼看见了林拓衣裳上沾染的金沙,那含金量可不少,只要朝廷发布采矿布告,他们一定告知家里兄弟第一批前来。

在塔洲停留了五日,确认舰船修补完好,东海舰队终于启程一路往西,在半个月后到了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而舰队这一路一直沿着爪哇岛以南的洋面航行。

在通过这处连接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极为重要的通道时,张晓珲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上一个时空苏门答腊岛由于海上丝绸之路要道,因此沿海一带经济繁荣,在东部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城镇,我国古代从唐朝开始就接受这里的王国朝贡,到了明朝还在这里设置了管理机构旧港宣慰司。

之所以明朝会在苏门答腊岛设立管理机构,是由于郑和下西洋前苏门答腊岛上的三佛齐和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之间的两个政权打来打去,局势混乱,再加上旧港的土地肥沃,十分富饶,种一季谷,收三季稻,不少华人就趁机在旧港安家了,一来二去人越来越多,到了郑和下西洋时朝廷即设立了旧港宣慰司,把苏门答腊岛的大部分地区纳入明朝属地。

按理说现在正是那个名为“三佛齐”的王国统治苏门答腊岛的时候,但是苏门答腊岛跟爪哇岛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了,上个时空两边都派了使者到宋朝寻求支持,这个时空究竟是个什么情形真不好说。

他拿起望远镜往西边看去,果然看到许多大小船只在海面上混战,其中一方明显已经处于下风,两边的战船风格迥异,似乎并不是临近两地的船只。

“转向,左前方十点钟方向,全速航行。”张晓珲下令。

但是舰队距离战场实在有点远,还没等东海舰队赶到,防守一方已经溃不成军,大部分船只起火,士兵纷纷跳进海里,而进攻一方已经攻进了岸上的城镇,真个叫势如破竹。

攻方的船只密密麻麻,看起来不下一百艘,显然并不是海盗,他们的船只已经把进入港口的航路全部封死了。

在张晓珲的望远镜镜头里,离海岸不远处有一座城池,城墙比邺城的城墙矮多了,也就三米多高,按大乾的标准,这连大户人家的院墙都不如,也就能防些小毛贼,城池外散布着居所,都是竹木搭建的屋子,攻击一方的士兵上岸后,屋子里的人们惊慌失措地四处躲藏,岸上的屋子也开始燃烧起来,很快就连成了一片。

岸上的人们扶老携幼想要上小船逃离,但都被另一方的战船截住,船上的人不是被射杀就是跳海,即使是幼童也不能幸免,看起来十分凄惨。

张晓珲虽然看得怒火中烧,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他只能下令舰队做好战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