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39章

“喏,9号上台了”,谢半珩努努嘴,“这个,前瞻性够了,实用性就不太够了”。

景明侧耳一听,笑着点点头,“救援机器人的确很有前瞻性,很先进。但目前不太可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以实用性的分数就比较低”。

“所以到头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只有创新性一项”,谢半珩总结道。

果然,台上正在展示并答辩的9号选手有点发抖,但底下评委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甚至有问到了——

“在你之前就有许多选手都做过救援机器人,你的技术创新点在哪里?”

咄咄逼人,毫不留情。只差问你觉得这奖凭什么给你?

上来答辩的选手是个小姑娘,手脚冰凉,有点颤巍巍,还是鼓起勇气回答。

“以前的选手,其伺服电机都是选用无刷型的,速度大,力矩稳,响应快,很适合智能化。但它有两个缺点——造价高、太精贵”。

“救援机器人需要深入险地,随时随地可能遭遇砸下来的钢筋、砖石,要想大面积、毫不心疼的使用,它就要便宜”。

“此外,救援时间很紧急,根本来不及维护机器人,所以这东西必须要很耐用,也不能太精细。因为越精细的东西,就越需要小心养护”。

“如果救援机器人因为一个螺丝变形就无法使用了,那么这玩意儿就只适合放在实验室里看看,无法大规模生产应用”。

小姑娘越说越流畅,“正因如此,我非但没有选择无刷的伺服电机,反倒选择了有刷的”。

“但有刷的最大的毛病就是只能应用于一些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偏偏救援机器人控制要求很高”。

“所以我的团队改进了控制方式,改用矢量控制技术,争取能在动态运作下控制磁力转矩……”

台下的评委面色和缓,就连景明都忍不住要给她鼓掌,“谢半珩,她好厉害!”

谢半珩心里雷达大作,“她再厉害,你也不能问她要电话号码!”

景明一愣,低声起来,“你放心,我不谈恋爱的”。

所以你不用每天都担心我一个人跑去谈恋爱,抛下你不管。

谢半珩这才缓了脸色,“你要搞科研就搞,男欢女爱的,只会拖累你”。

不为外物所累,一心一意搞研究,这才是景明要走的路。

台上的选手终于讲解完毕,甚至传来了小声点欢呼雀跃声。

“87分啊!全场最高分!!”

9号选手下台的时候还矜持着,等到见到自己的队友,连连拥抱在一起,激动的不行。

景明就笑起来,辛苦努力并且最终获得了褒奖,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然而吴迪一点也不这么觉得。他忧心忡忡,脸上还要强撑出自信来。

果然,这个救援机器人是他最大的对手。

“吴哥,这机器人挺厉害的”,连助理小江都这么想。

“没事”,吴迪摆摆手,“我跟她的系统不一样”

对方是用伺服控制系统的,而他是用单片机的。大家路子不同,应该不会被拿来比较。

台下众人心情各异,台上选手却依然在继续。

“现在已经是第10号了,你是12号,马上就要到你了”,谢半珩的语调都有点抖。

景明忍不住伸手,轻轻拍了拍对方的手背,“放宽心”。

现在看来有竞争力的,只有那个救援机器人。

台上开始介绍,“接下来是第11号选手”。

“我先过去准备了”,景明起身。

谢半珩的目光追随着景明,一直看他站在舞台左侧阶梯附近,本来就悬着的心顿时更紧张了。

11号选手的作品是改良后的家用机器人,很明显,所得分数并不高。

不过对方下来的时候也是笑嘻嘻,估计是已经收到了企业的注资。

这人一路下来,还拍了拍景明的肩膀,“加油,兄弟!”

景明一愣,台上已经传来主持人的声音,“欢迎12号选手”。

台上的灯打得特别亮堂,志愿者会把景明的作品分发给几名评委。

景明走上前,循着11号选手的行动轨迹,站在了台中间。他拿起话筒,“各位评委老师们,观众们大家好,我是景明”。

观众们意思意思鼓掌欢迎。评委老师个个皱着眉头。

共计五个评委老师,来自s市各大高校、研究所,清一色的副高级及以上。

最年长的褚良头发已经有点花白了,他拍拍话筒,直言不讳,“同学,你为什么上台还戴着口罩?”

“抱歉,老师,我因为某些原因不想摘口罩”。

台下评委老师纷纷皱眉。

“摘不摘口罩并不影响我展示以及答辩”,景明认真道。

嚯,小伙子口气还挺大!

褚良咧开嘴,“成!那你讲!”

你要讲的不好,东西不行,别说三等奖了,毛都捞不着一根!

“我想请各位老师先试用我的东西”。

景明并没有像之前的那些选手一样,把东西拿到台上来演示。而是请志愿者把辅助眼镜、视觉放大器放到了各位评委的桌子上。

褚良一看那眼镜,心里就腻歪。

前两天大早上的,陈华章火急火燎的给他打电话,非要说这届比赛里出了一个搞芯片的天才,让他一定要仔细看,不要走神。

tmd!大几十年好哥们了,这人比赛期间连厕所都不让他上!非说怕他错过这个选手。

呵呵,不是怕他错过一个天才,是怕他错过这个关系户吧。

这选手估计又是某某教授的远方亲戚、孩子,托关系托到他这儿来了。

学术圈子里,这种事情大家心照不宣,你给我方便,我给你方便。

褚良都想好了,给个三等奖意思意思就得了。至于一等奖和特别创新奖,那是肯定别想了。

“请各位老师戴上眼镜,然后闭上眼,按一下眼镜左耳后侧的一个小凸起”,景明清朗的声音传遍了整个会场。

褚良撇撇嘴,不耐烦的按了按,下一刻,旁边传来一声——“哎呦!”

怎么了?摔跤了?

褚良猛地转头往身侧看去,身边的那个中年人他也认识,是机械出身的。刚才台上机器人答辩的时候,就他问题最多最犀利。

这会儿,这个言辞如刀、眉目冷肃的中年人,一副茫然样,甚至还狠狠的眨眼闭眼,来来回回。

眼里进沙子了?

褚良百思不得其解,然后他就发现左右的那几个教授、副教授通通开始揉眼睛。

奇了怪了,这是场馆内,哪里来的灰尘,专往人眼睛里掉!总不能是大家的眼睫毛一起脱落,然后都掉眼睛里了吧?

“诸位老师应该看到了,这是我第一件作品,盲人视觉辅助眼镜”。

景明不疾不徐,“这副眼镜适合视网膜未曾损坏的视障患者,可以帮助这些人看见”。

“因为各位老师的视网膜都是好的,所以闭上眼也可以通过眼镜看见”。

“接下来是我的第二件作品,是触觉……”

“等会儿!”

褚良已经摘下了眼镜,他挺直了腰板,开始正式起来。

这不是一个关系户,老陈还真没骗他,这可能是一个在机械上很有天分的选手。

“你这个东西的原理是什么?”

景明认真道,“简单来说,是把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再转为光信号,在视网膜上成像”。

褚良旁边的中年教授牛文德接话道,“所以就像人工耳蜗一样,你搞了个神经假体,相当于你外接了一个人工屈光系统,代替了晶状体等?”

景明点点头,“可以这么说,但是这副眼镜的左右开关按钮打开的是不同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