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95章

“那是沃尔夫物理学奖和阿贝尔奖!”

“真是景明啊?!”

刘一朗根本不在意景明拿了什么奖,他只在意——“卧槽!景明上新闻联播了!”

谢半珩轻笑一声,挂断了电话。

他和景明的飞机才刚刚回国落地,就接到了刘一朗的电话。

估计景明在国外刚刚获奖,华新社的记者即刻接到了这个消息传回国内。

效率还挺高。

新闻联播的影响力远比景明和谢半珩想象中的更大。

当晚,人民时报在正版头条报道了此事,并且为此配了个巨大的标题——天才少年两度折桂,突破我国奖项荒漠。

“沃尔夫奖被称作诺奖风向标,阿贝尔奖更是数学领域内的至高奖,几乎与诺奖比肩”。

“然而在景明之前,只有一个外籍华裔赵哲拿过沃尔夫物理学奖,另一个阿贝尔奖至今没有华人摘到”。

“景明同时拿到了这两个奖项,是我国首次摘得沃尔夫物理学奖和阿贝尔奖桂冠”。

“刷新沃尔夫奖、阿贝尔奖最年轻得主新纪录!”

“打破了我国多年来颗粒无收的局面!”

“让我国在国际上重振学术声名!”

半分钟的新闻联播加上一整版的人民时报,让景明声名大噪。

一时间,全国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知道了景明,连篇累牍的少年天才,赞誉表扬纷至沓来。

从人民时报、华新报等中央报纸,再到各地的地方报纸。乃至于各大互联网门户,全是景明的消息。

他博客账号底下全是拜学神、求保佑的,还有各式各样的学习打卡。

这也正常,但不知道为什么,底下甚至还有粉丝们喊他哥哥弟弟、儿子老公。

景明都搞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天南海北的亲戚。

除此之外,九中打出了横幅,那字体恨不得大到世界人民都看见——热烈祝贺我校景明同学荣获沃尔夫物理学奖以及阿贝尔奖。

为了蹭上景明的热度,郝主任甚至问景明要回了他研究推导时的那几张草稿纸,端端正正的贴在了学校荣誉栏里。

据说当晚,家长们蜂拥而至地拍照片,恨不得裱在墙上给自家孩子看。

一时间,景明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也不知道背地里有多少学生在暗骂他?

但无论如何,继28nm光刻机之后,他的名字响彻全国。

男女老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种感觉一点也不好”,景明有一点困惑。

家门被各式各样的记者堵着,媒体们迫切的希望知道景明的过往。

甚至他出门买个菜都有路人追在他身后拍短视频,所有景明有关系的词条,热度纷纷上升。

一旦发现蹭景明流量可以红,那些迫切想红的人甚至专门跑到景明家门口偶遇他。

不仅景明被堵,所有跟景明有关系的人都被媒体记者堵了。

“郝主任,请问您认识的景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梁警官,据说景明曾经被您收留过一段时间,那时候的景明是否展现出了过于常人的天分?”

“杜老师,您作为景明的班主任,对于景明的印象如何?”

人民对于少年天才的经历总是感兴趣的,更让他们感兴趣的是景明的脸。

他的口罩之下到底是什么长相?是什么样的过往才导致他一直蒙着口罩生活。

“我根据景明的上半张脸分析拟合了一下,我发誓,他肯定是个帅哥!”

“帅为什么要遮着?估计是毁容了”。

“毁容有什么关系,他是个科学家,有脑子就够了!”

“信女愿意以颜值换智商!”

对于景明容貌的猜测更是加剧了他的热度。无数媒体试图扒掉他的口罩,拍到他的真实面目。

不仅是媒体在堵他,就连招生办的老师都来了他家里。

“景明啊,我听说你现在在何正平院士那里做实验”,a大招生办的老师刘雨华笑呵呵地跟景明拉关系。

“你也算是跟我们a大有缘分”。

“什么有缘分?”

b大来的老师范康很不爽,“何正平院士搞的是芯片,景明做出的是理论物理成果,八竿子打不着,这算什么缘分?!”

“要我说”,范康摆摆手,“咱们b大才跟景明有关系呢!”

谢半珩啧了一声。

心说这帮知识分子,平日也挺踏实的,怎么招起生个个都胡说八道的。

“不是,景明跟你们b大有什么关系?!”

刘雨华简直不敢置信,范康怎么这么不要脸呢,“景明连你们学校的大门都没踏进去过!”

“那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