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因为我回来了,头儿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刚才他看见我,竟勾着唇角。”
明三哦了一声,懒得多理这个二百五。
他低头看向他们头儿放在腰侧玉扣上的手,轻轻一笑,深藏功与名。
·
当日下午,便有人给楚珣递了拜帖。
正堂,楚珣刚走进。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男子忙从扶手椅上站起来,半跪着见礼:“楚大人。”
楚珣睇他一眼,明三上前将人扶住,那人却仍然执拗的跪着,不起来。
楚珣道:“我如今停职留看,杜大人何必如此客气。”
这人正是杜家老三,杜永昌的弟弟,时任民司署事的杜永吉。
“礼不可废,更何况,用不了几日圣上便会重新启用大人。”
楚珣未言语,坐到一边的胡椅上。
见他一直跪着,半晌问道:“那你此刻跪在这里何意?”
杜永吉突然双腿跪地,他佝偻着背,咚咚地磕了几个响头:“臣下杜永吉,愿拜楚大人门下,为君驱策、刀山火海,在所不惜。”
骊山那日,若是没有他那般六亲不认的架势,楚珣许是今日还出不来。
那天楚珣便知道他的想法,听他这样说,只是看他一眼:“我这人向来赏罚分明,你为我办事,需十二分小心,若是办砸了,我不会轻饶。”
杜永吉直截了当地长跪不起:“属下自是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