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蕾反驳道,“未必是生气,而是娇嗔和嗔怪,简单来说就是不往心里去的小脾气,绝不能往怒气上演,不然角色之间关系会令人误解的。”
程小瑜点头,忽地眼睛一亮,“我知道了,老师教过,如果在几段的台词里要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最好是设计些人物特有的小动作以示区分。”
“科班出身果然有料。”向蕾赞同道,开始回想在小说里描写的崔幼娘平日语言和动作上有什么记忆点。
“我想到一个主意,在崔成业介绍庄薇后剧本里没有什么动作,直接接的下一句台词。这里是不是可以加一个行礼的动作来表示对庄薇释放友善?崔幼娘已经有穿洋装的习惯,是一个时髦的小女生,那从车上下来应该不是清代打扮的仕女,用屈膝礼不合适,那就...那就换做稍微鞠躬和颔首怎么样?”
程小瑜开动小脑瓜,在得到向蕾的肯定后兴奋的在纸上记下改动。
受她启发,向蕾想到崔幼娘虽不是上海本地人,但自幼在上海长大,会说一口正宗的吴语;小说里崔幼娘有时着急生气,也会脱口而出几句上海话。
“你看这段幼娘嗔怪崔成业诨号这里,你能不能用上海方言说?”
程小瑜懵懂,“倒是可以,我本来也是上海人。可是为什么要说上海话呢?”
“你只管说,听我的。待会我俩排练的时候你就用上海话说这一段。”
“那就改成——[阿古侬到上海伐到半年,竟然噶快形到漂亮小姑娘,怪伐得报纸高头帮侬起了啧“风流富少”额诨号,阿爸了给窝里看到额重光伐要特桑气哦]?”
程小瑜用一口软弄吴语台词试着读一遍,整段话瞬间口舌生香,俏皮中带着点儿嗔怪,添色不少。
就是这个味而且很冲,饶是平日淡定如向蕾也忍不住暗自为自己这个决定叫声妙。
“你信我,这绝对是你的竞争点。”
“说什么呢,我当然信你呀。我的大福星大贵人大美人儿蕾蕾。”程小瑜殷勤的给向蕾捏肩捶背,“没有您老人家能有小的今天?”
“瞎胡吹。第一段大致都捋清楚了,我们就边排边改。”
向蕾眼神亮晶晶,竟是比程小瑜还要亢奋些:
“我们必须拿下崔幼娘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