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兴问道:“汪墨好歹是名门官宦之后,秀秀能有多少嫁妆?你别问了,三房可有四个儿子,虽他一人能分九成家业,可整个三房的家业可不同。三弟妹的嫁妆,是要留给她生的两位侄女。”
汪三太太娘家原就不宽裕,当年她的嫁妆还不到六千两银子,虽然三太太比胡氏善经营,可也不过是多置了两处店铺。三太太生了三个儿女,这感情上自是偏儿子的,她可以拿自己的嫁妆分给两个女儿,但后来添置的店铺是会留给儿子的。
胡氏被汪德兴给问住了,说到嫁妆,她还在替自家女儿的嫁妆犯愁,又哪有本事替胡秀秀才预备一份。“倒是委屈秀秀了,难不成要她与人为妾?凭她的模样定能许个好人家。”
花厅里,汪诗姐妹正在招呼着婆子、丫头摆暮食。
汪德兴不紧不慢地道:“要说好人家,近日还真有一家,豫州知州彭善半年多前死了正室,想求娶一个年轻美貌出身清白的名门姑娘为妻。”
汪翰心下顿时警铃大作,父母这是打算把表妹给嫁出去了。“爹几时认识豫州知州了?”
“去年十月吏部考评,有五六位做了六年以上的知州回京述职,这些个个得的都上评,这是要升迁了。”
做了六年以上的知州,再从中进士从一个小吏做起,只怕这年纪不小了。
胡氏问道:“此人年岁几何?”
“正值壮年,今岁四十六岁。”
四十六岁,照着这年纪推算,不是比汪德兴还年长。
汪德兴今年才三十八岁。
胡氏连连摇头:“这……这怎么可以呢?怎么能让秀秀嫁这么个半老头子,只怕他的儿女都比秀秀大,弄不好,人家的孙子都和她大小差不多了。”
汪德兴不紧不慢地道:“胡家败落了,还当是五十年前的胡家?只怕连像样的嫁妆都不能预备出来。”他顿了一下,“彭善说了,说姑娘美貌温柔合了他的心意,他愿意付二万两银子的彩礼。”
二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