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错的是汪家,他们冯家连自家姑娘都容不下,岂不惹人笑话,枉读圣贤书。
冯昭道:“可是……我到底是下堂女,只怕会累及族中妹妹……”
冯崇文笑道:“若说亲的人家,因你之故嫌弃她们,这样的人家不结亲更好,只能证明他们家风、品行不佳。”
冯昭心下感动。
三房夫妇在大房用罢了午膳,这才告辞而去。
母女三人将他们送出大门外,看他们乘是马车。
冯崇文能成为冯家宗子,是因在崇字辈里,他的年纪最长。二房的老太爷先育两个嫡女,第三个才是儿子。而长房的冯然便是冯昭的亲祖父,十五岁入军随太祖皇帝征战天下,成为一代将领时已是古代的大龄青年足有二十六岁,待她荣归故里,他二弟、三弟的儿女都有好几个。
崇字辈里,冯崇文最长,得忠义候冯品儒亲自启蒙,宗子之位也是冯品儒在世就定下的。
余氏虽是大房妇,可她的年纪却是崇字辈差不多最年轻的,祖父冯然晚婚晚育,父亲冯崇德走了冯然的从军路,十三岁背着陶氏去找镇国公,说要继承父亲遗愿征讨北疆,这一去便是十一载,待他成为游骑将军归家。陶氏方才张罗他的婚事,当时二房、三房的夫人、太太们没少搭手,偏冯崇德忆起二房的大太太大余氏娘家有一个妹子,生得好,主要是活泼可爱很有灵气,就问了句“余家妹妹可嫁人了?”
这一问,余家就将余氏许给了冯崇德。
整个过程,从议亲到成亲还不到一月,委实冯崇德在军中领职,只得三个月的时间,陶氏还想早日抱孙子,早一天成亲就早日有希望。
余氏的肚子倒也争气,待冯崇德还未离开,她就怀上了,只是千盼万盼,生下来的不是男儿,却是冯昭。
第101章 别样
冯昭这名是冯崇德给取的,当时他以为是儿子,就取了个男孩的,余氏打趣道“夫君,若是女儿……”
“若是女儿,也唤冯昭,这名字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