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宜人,汪琴年纪幼,倒不如送到皇城女院多读两年书,待她从那儿出来,许能寻上更好的亲事。皇城女院待到八月时,公主、郡主有好几位会去念书。”
陶宜人道:“皇城女院收女学子是何章程。”
“安康长公主倒给我三分薄面,我给你写一份引荐信,汪琴进去不难。”
陶宜人眉眼一喜,“多谢晋国夫人。”
“我们家从江南进了一批货,留了一批精巧别致的,就给夫人打赏丫头、仆妇们玩。”
“你有心了。”
陶宜人一抬手,汪福婶当即指挥人将一口大箱子抬到了花厅上。
又闲话了几句,陶宜人起身告辞。
昨晚陶如兰便与汪德兴提了去晋国府的事。
待她回来时,已近晌午时分,汪德兴正在金桂堂外里等着。
一起的还有胡氏母女、汪词与大姨娘,就连汪博、汪赋亦立在一边。
汪德兴故作淡定,“晋国夫人怎么说?”
“夫人帮忙给挑了五家,这会挑的可真是极好,有兵部右侍郎王大人的嫡长子,有东桥县知县、还有一个应天府举人,又有一个徽省药材商、江南茶商。”
屋子里的人个个眼睛一跳,果然身份不同,寻来的都是好的,仅头一回就吸引了胡氏与汪诗,汪词与大姨娘则听着后头的。
陶如兰将两张纸递给了汪德兴。
汪博与汪赋聚了过来,伸着脖子看上头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