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就多谢夫人。”
很快有人摆好书案,冯昭润了笔,“公主是自留还是送人?送予何人?”
六公主低声道:“皇祖母是中秋寿辰,她极喜这首《江城子》,我想亲自做成贺礼送她。”
李贵妃想到这首词的意境,连连啐道:“简直胡闹。”
“我另写一首。”太后是中秋节的寿辰,而这首苏轼的词正好是中秋,应景忆人,亦是极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下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她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后署名署日期,署名处是“晋国夫人冯昭”,日期则是“德弘五年六月十一于怡春宫。”
冯昭搁笔,六公主看着纸上的字,“夫人真是急智好才,我从未见过像夫人这般有才之人。”
她写出了自己与妹妹的分离,也写出了中秋月圆夜的美景与暇思。
“公主谬赞了。”
“夫人放心,我定会照拂婉华的,绝不让人欺了她去。”
“多谢公主。”
又坐了一阵,只是说冯、李两家的交情,无关政事、风月。
冯昭福身道:“贵妃娘娘,时辰不早,臣妇告退!”
李贵妃只当她心里难受,唯一的妹妹要与她分开,三年后才能再见,待她归来,便是替妹妹预备出嫁之事。
这是长姐,担负起母亲之责的姐姐,她心里定是无措、心痛得无以复加。
李贵妃身边的大宫娥道:“娘娘,晋国夫人还真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