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二那天,进入白泽书院考试的人就高达一千人,偏只录取前五十人,这竞争何其激烈自不屑说。
他才是汪家人,他得中,自比王郎高中要有脸面得多。
再有徐三郎的事,就如四妹妹所说,六妹妹还没过门呢。
汪德兴与汪博进入金桂堂时,汪诗正与汪琴在拌嘴,汪琴直骂汪诗胡说八道,汪诗却信誓旦旦地说徐三郎不是个人,明明有了未婚妻、有婚约,还在外头勾搭小商户家的姑娘。
汪德兴厉喝一声:“住嘴!”
汪诗、汪琴被吓了一跳。
汪诗很怕汪德兴。
汪琴含着泪道:“爹,四姐姐说徐三公子坏话,订亲前,你和娘打听得清清楚楚的,徐三公子是端方公子,哪里会做出这等失礼之事。”
汪德兴沉着脸,只片刻,阴沉不见,暖声笑问:“如兰,你真求到晋国夫人的白泽书院的免试推荐帖了?”
陶如兰扫了一眼,“那是我给徐三郎求的,原想着他若考进去便罢,倘若考不进甲班,便……便给了他用。他虽在乙班求学,可明年秋天是乡试,翻过来后年春天就是大考年,我希望他在娶琴儿时,能入仕为官。”
汪博也好,王公子也罢,与她没多大干系,她是为了汪琴谋划,若未过门就在婆家有了好感,将来嫁过去,日子亦能好过些。
汪博忙唤一声“右娘”,“你怎这般糊涂呢,儿子也在乙班,你问问我先生,是他学问好还是我学问好?恁的给他不给我,我都升不上甲班,他就能成了?”
汪诗没想到中途,二哥亦跳出来争,“二哥,你年纪尚小,可我是女儿家,就这几年青春美貌,这事关我一辈子……”
“事关你一辈子的事,你就要牺牲我来成全你那不争气的夫君?”汪博说什么也不会让,他一直觉得,自己的才华就只差一点,若有甲班那些名儒指点,肯定能中进士,“我已经是举人了,再苦读一年,定有机会中进士。”
汪德兴道:“博儿说得没错。如兰,徐三郎年纪还小,以他的才学,定能靠自己本事学问晋入甲级,推荐帖就给博儿罢。他若入仕,无论是我们府还是你,脸上都有光。”
汪琴切切地望着陶如兰,说好是给徐三郎的,她都悄悄把这事告诉他了,要是发现没有,这可怎么办?她亦没脸面。
她灵机一动,忙道:“爹,这事怕是不成,晋国夫人行事谨慎,我们求推荐帖,她定要了晓对方人品,要品行高洁才会推荐,帖子上已写徐三郎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