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霞很快抱了一只盒子出来,汪德兴伸着脖子,我的个天,这不是一份推荐帖,而是好几份。
冯昭取了一份出来,提了笔将汪博的名讳记录其间。
前世的时候,汪博是过了三十岁得考中进士,还是二榜进士的倒数第二,险些就落榜了。
陶如兰如陷梦中,被身后的仆妇推了一下,方才回过神来,“夫人指点之恩,我们母女感激不尽。若是小女再相看人家,定会过府请教夫人。”
冯昭道:“琴姑娘性子是极好的,你原不该急,女儿家亲事原就如同第二次投胎,万万马虎不得。”
“夫人说得甚是,回头我另寻摸几家,还劳夫人帮着掌掌眼。”
冯昭与明镜司、通政卫都说得上话,她的消息来路比旁人广,又因有前世记忆,知晓的事比旁人多。
陶如兰只当冯昭很厉害,连旁人不晓的事也知道。只是不知道汪诗从哪里听来的,竟还拿此事打趣说笑。
冯昭将推荐帖递了出去。
汪德兴双手接过,就差叩头谢恩,看到自家儿子的名讳在推荐帖上,更是感激了。他瞄了瞄那盒子,里头还有几份帖子,“夫人这些推荐帖……”
“早前几年,我在守孝,就头一年的两份用了,这是最近四年的推荐帖。明日一早,我要带人出去布施善缘。”
汪德兴将帖子揣好,这个说法好新鲜。
“布施善缘?”
冯昭道:“我驾着车,到城中转上一转,遇到有缘的读书人,就将帖子送予他,荐他入白泽书院读书。”
京城还有一些皇城所辖各县、乡镇的学子留在城里,亦还有皇城当地的学子,虽不得进入白泽书院,亦在为明年的乡试准备。
红霞抱着盒子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