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页

帝月谋 浣水月 1163 字 2022-10-18

德弘十四年正月十八日,新帝改年号为昭隆。

昭隆二年四月初一,又逢皇城冯祠大祭祀,冯昭母子并未出现,而是由副支族老冯吉与属支五脉邀请冯崇文、冯崇礼共同举办盛大祭典。

冯昭从遥远的他乡寄来书信,说两位公子已开始学习文武,正是关键时候,不得离开。

昭隆三年正月二十二,平远候世子凌烨袭爵平远候,迎娶太原冯氏三房冯晓艾为妻。同年冬天,平远候夫人冯氏产下一名男婴,取名凌健。

小梦溪先生之名流传在江南、南国一带,后,昭隆帝下令寻找,通政卫、明镜司赶到时已不见踪迹。

昭隆五年秋,平远候夫人冯氏再产一女,取名凌柔。

昭隆七年春,凌烨与冯氏嫡次子凌康出生。

昭隆帝并未立皇后,后宫有贵、德二妃,又有四位嫔,可无一例外,无一人生下子嗣,经太医反复诊断,昭隆帝在战场负伤,不育。

消息传出,朝野哗然,御史屡屡上书,请求通政卫与明镜司合作,寻回晋国夫人母子。

然,各地之中,晋国夫人母子仿似消失。

皇城郊外的陶余观中,罗巧芬携徒灵鸢已然归来。

昭隆七年秋,罗巧芬请求重开皇城女院,任山长,称陶余居士,擅书法丹青,颇得颜派书画真传。

昭隆九年春,小梦溪所着的《禄国夫人传》、《誉国夫人传》由商人携带入京,大周有了长篇章回小说,这是由冯家嫡长房两代节妇血泪着成的人物传体书。从告别恋人、嫁入太原,族人争斗,后宅阴谋,支撑家业,真实展现了两位夫人的生平与事迹,以前她们的爱与恨,情与仇,更是隐晦地暗示了她们的真实死因。

穿梭在两位夫人命运中的,乃是大隋末年出现的玉虚子,因他的预言,有了禄国夫人陶氏被迫与青梅竹马的师兄分离,远嫁太原,成为冯然之妻;同样因为他的预言,誉国夫人余氏明明已经订亲,却被胞兄捆入花轿,远嫁太原……

在这传记之中,冯昭用了大量祖母、母亲未曾入世的诗词,更写了他们的真实婚姻状况,解释了“天下欠一个公道,冯家欠一生幸福”的真正含义。

她有悲悯、同情与怀念、追思的浓郁情感缅怀两位女性长辈,对她们在这时代做出的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她在《誉国夫人传》的最后一章,有了自己的小序,写自己从两代长辈的无奈中,不得不照着预言与宿命履行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只因为,祖母、母亲不能白白地牺牲,而她的牺牲已成必然,她担负不起改变预言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