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脾气上来,亲自刷了一批下去,但有的指名不能来,立时就换了一个姑娘,对于跻身嫁给皇子,满朝文武还是很热衷,没见清流也没谁家说不来。
大皇子的于正月十八正式封为太子,届时还会有盛大的庆典、仪式,有太子就得有太子妃,且皇子没被养废,模样、才学皆不弱,各家就更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了。
平远候夫人冯氏,她的女儿尚小,这次就是为了来瞧热闹的,母女俩坐在人群里亦不显眼,女儿只知道吃吃喝喝,可看到冯白时,一双眼睛又是好奇,又是探究。“娘,二殿下生得真好看!”
“她随晋国夫人。”
“一胎双子,多长得像,可他们真会长,一个像爹,一个像娘,额头、下颌一样,一看就是兄弟。”
陶贵妃从手上取了一对价值不菲的镯子,“各家贵女若是展示得好,这对冰玉镯便是彩头。”
谢德妃从头上摘了一对凤钗,“贵妃姐姐添了彩头,我亦加点。”
太后看他们添了,直接将头一只偌大的明珠拽了下来:“哀家添这个。”
另三位娘娘,或项圈,或步摇,都摘了彩头添上,临到冯昭时,她将一只式样精致的白玉牡丹放到托盘上。
太后催了一声:“开始罢!”
率先出列的是陶左相府的姑娘,福了福身,“臣女展示的是诗词,还请太后娘娘出题。”
太后对着旁边桌上的兄弟俩道:“铁蛋儿,这是左相府的陶家嫡女无瑕,三岁识字,六岁能诗。”她看了看身后的梅姑姑。
梅姑姑会意,主动站到二位皇子的身后。
陶家最宝贝此女,是照着宗妇教养大的,今岁有十七了,因其太好,一直觉得寻常人配不上,高不成低不就,直至二位皇子回京,陶家人立时眼睛亮了。
思来想去,普天之下,没有比皇子更尊贵的,且两位皇子俱是文武全才,若是被相中了,也不算辱没了陶无瑕。
萧旦在众多的贵女里,发现了那个修补字画的女子,那一团油污竟真的给除掉了,且看不出修补的痕迹。他问身后的梅姑姑道:“对面第三排,鹅蛋脸、丹凤眼着松绿裳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