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贵抱拳一揖,“原来老爷还是读书人。”
马铁柱笑道:“我可没这本事,这是我娘子与大闺女弄的,说是一家铺子没有一点长处,很难经营。灯笼、花油伞、团扇是我家买了材料回来,自己绘制、制作的。年节时,有些人来问屏风,便增了屏风。
帕子是大闺女描的女红样图,给了马家庄那些姑娘、媳妇,她们照了图样绣了放我们铺子寄卖。县城和府城的太太、姑娘可喜欢了,只说雅致好看,他们铺子都从我这里拿货。”
丁贵亦不好多打听,时间一长,就听说赖晚(杜春花)是宫里出来的,服侍过高祖皇后,还得过冯女贤指点,学会了工笔画法,练出了颜派书法等,心中更是高看几分。
端午节时,下了一场大雨。
薯苗下地了,中原大地一派生机勃勃。
冯昭戴着纱帷帽,行走在仁和镇,她站在马记杂货铺外,今儿一早,马铁柱又去了一趟县城,从有往来的那家杂货铺进了一些货,又将自家铺子上的花伞、屏风、团扇与帕子送了一些去。
他们的花伞、团扇、帕子卖得最好,早前是画团扇,绘好之后再装裱,后来便是绣团扇,赖晚亦不藏私,若是附近的媳妇、姑娘来求教,她会指点一二。马家庄里有好几个年轻媳妇、姑娘拜了她为师父,学习刺绣手艺。
每每绣得帕子,就放在马记杂货铺寄卖,马记从中赚二至三纹的报酬,如今在仁和镇,马记杂货铺颇有些美名。
知县夫人想请赖晚去教自己的女儿礼仪规矩,赖晚以儿子尚小为由谢绝,但说若是她们来仁和镇,她是乐意指点的。
知县夫人引以为憾,尤其发现赖晚的花伞、手绘团扇在府城都颇受欢喜,又想到有人传言,说马太太得过冯女贤指点,更加敬重,索性带着两个女儿来了仁和镇长住,这一住便是一年。每日会将她们送到马宅,与赖晚学规矩,两个女儿看赖晚写字、绘画,引以为奇,哭着闹着,缠着知县夫人求了赖晚,硬是拜了赖晚为师,学习字画、刺绣。
赖晚放弃了过往,重新做人,年逾四十方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余生初心不改,始终以冯昭为明灯,磊落做人,与人为善,造福乡邻,更传授刺绣技艺。
若干年后,开封府人皆知,有个叫仁和镇的地方,这里的姑娘、媳妇擅长刺绣,且绣技非凡。
冯昭行在前,萧旦走在后头,出了镇子,他终究开口问道:“你不是厌弃她,要离开了,却又放不下。”
冯昭道:“我厌弃的是贪得无厌,卑劣无耻的人。她已改了,不再是我厌恶之人。年少之时,我一直以为她是我妹妹,我们姐妹相处得极好,少有争执、口角。后来,母亲仙逝,我回太原守孝,陛下为了拿捏我,以她年幼丧母为命,扣在宫中……”
“那三年,她变了许多,再后来曝出了她的身世,即便她是杀父仇人之女,我没有恨过她。恶人是她的亲父,与她有何干系。只是她行事太过,与人合谋算计我,我方答应南安王曝出她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