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将军都说已娶妻,安乐公主就是不干,宁可做妾也要进了白大将军的门。”
“堂堂公主,竟如此不要脸!”
“唉,白大将军就为了这么件事就被关进了天牢,后天就要问斩了。真是可惜啊,国之栋梁!”
“只怕胡人要乐开花了,待到他们养精蓄锐一阵子恐怕会卷土重来。”
“太后误国!”
“小声点,隔墙有耳。”
“牝鸡司晨!”
“前几年皇帝太小,不能亲政,如今年岁也起来了,又有摄政王看着,太后该还政于皇帝了。”
“这些年来,太后只顾自己享受,谁反对她,她就下旨杀了谁,朝堂之上一片乌烟瘴气,有志之人都心灰意冷地离开朝堂。如今民不聊生,我听说南方旱灾三年了,饿殍遍野,咱们这位太后不但不让人去赈灾,还加重赋税,因为她的三十大寿准备大兴土木,建一座永晖宫。”
“吴兄,你说的这些,可是真的?”
“真的,我家是江南一带的,鱼米之乡,接连大旱三年,河里都没水了。可是太后要过寿,官府把税赋直接翻了倍,我们只好背井离乡。唉,我家算是家境殷实的,在京城里有亲戚,这才一路北上投奔亲戚来了。”
另一人道:“吴兄说的是,我家那边也差不多这么个情况,如今啊……”他把声音压得极低,“各处都有过不下去的起义了,这天下怕是要大乱啊。”
那个姓吴之人又道:“周边那些个小国,那家不是蠢蠢欲动,怕是就等着咱们内乱这阵,好来分一杯羹。若是这时任由太后斩了白大将军,只怕武将们都会凉透了心,届时还有谁能去抵御外敌保我河山?”
众人听得心中戚戚然。
“我听说太学里的学子们都要去正阳门外为白大将军求情呢。”
姓吴的说:“咱们也去,如此忠臣良将,不该落得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