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是半道上买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来前已经说好了是一起从家里出来的。
“阿弥陀佛,幸好是遇到了好人家,这徐家相公想必也是个俊俏的小郎君吧?看俩孩子生的好模样。”看着在一旁玩耍的两个男孩,小孟氏也是暗自羡慕。
“相公在我眼里自是顶好的。”
此时屋内,孟氏借着给顾如槿说亲的名义对顾如槿的事情也是一番打听,而李氏不知道这婆媳俩的用意只当是孟氏好心,只是婚事还是要暗里问问三娘的意思,自己是不好做主的,便只说让孟氏帮忙留意些,有好人家了可以相看一下。
孟氏婆媳又略坐了一会儿,眼看快晌午了,便起身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婆媳两人对了各自得的信息,便肯定了心中的猜测,又听着婆婆提到给顾三娘说亲的事儿,小孟氏便动了心思。
家里的银钱向来是婆婆管着,只是那些钱除了家里的开销就都用在小叔读书的事儿上了。婆婆也算开明允许儿子媳妇存些私房钱,二叔是个泥腿子抛得开脸面去镇上做些活计,夫妻俩能多存些钱,自己相公是要接公公的班的却是不能做那些,自己做的绣品也不是顶好的每次也得不了几个钱,二叔家的儿女经常有零嘴,自己女儿却只能吃人家给的,她这做娘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再说读书可是个无底洞,寒门学子有那气运一举高中的,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做了官也是窝窝囊囊,如她们昌陵县的县太爷,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总是来家中和父亲谈诗论调,畅想未来,现如今拿着微薄的俸禄,还被县丞压的死死的,而有些人时运不济一辈子也没个做官的机会,如自己的父亲,曾经也是翩翩少年才子,却一辈子靠娘亲绣花养活。
这次是个机会,不说李氏,就是顾三娘身边的丫鬟戴的耳坠子都是银的,想来顾三娘身上带了不少银钱。若是小叔娶了她,以后小叔身上的花销就有着落了,再者说小叔也是个读书人,配她一个守寡的商人妇是绰绰有余的,如是自己促成了这事儿,那顾三娘还不感激自己?以后她家女儿也能戴上好看的绢花。
小孟氏越想越是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只是这事儿得先跟自家相公商量了。
婆媳二人回了家,柳学鸣老夫妻俩又是在屋里一阵嘀咕,孟氏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一对老头子说了。柳学鸣暗自琢磨了一下,那顾三娘即是个好的,他也就放心了。他们村子里可不能出那些不干不净的人,不然村子里未婚的姑娘说亲都不容易了。
心里装着事情,小孟氏一下午都心不在焉的,被孟氏骂了好几次,心里也不恼,好容易挨到天黑吃了饭,小孟氏便拉了丈夫女儿回了屋。
看着自家婆娘推着自己进屋,又插了门栓,柳智满调笑道,“今儿个怎么这么猴急啊?”说着便一把抱起小孟氏往床上去。
小孟氏双手推着压在自己身上的丈夫说道,“你个臭男人,我是真的有事跟你商量!”
“有什么事,不着急,一会儿慢慢说。”柳智满的一只手已经解开了媳妇的腰带。
“你姑娘还在呢!先说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