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顾如槿的字柔中带刚十分洒脱,红底黑字的春联贴在大门口上书‘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引得周围过路人驻足观看,村里人虽看不懂写的什么,可也觉得字是真好看。

村里每年过年只有村长和裴还等少数几个人家才贴春联儿,因为他们家都有读书人,无论学识如何都会写两句来应应景,其他人家不舍得花几文钱买春联儿,有的求别人写一个,有的干脆只挂个桃符。

裴还将写好的窗帘挂在自家门口,看到顾家门口贴着的春联儿暗道一句好文采!这寡妇看着行为粗鄙,没想到还是个有才华的!

腊月二十九,顾如槿接了翠屏的来信说一切顺利,等鲜花鲜果晒干了就能回来,定不会耽搁开业时间,顾如槿也就放心了,只要讲这些花果找齐了就有很多运作的空间。

来福买的五个丫头均是官家出来的,因翠屏不在,顾如槿便让他先在镇上教些规矩,顺便观察一下人品如何。

现在不光要做茶点,连茶叶都要重新炮制,这可是个费工夫的活儿,应该还要再买几个小厮

第三十七章 过年

腊月三十,李氏一早便起来了,今天是旧岁的最后一天,家里里里外外还没有忙活完,这些活儿可不能留到大年初一。

顾福郎这些日子都埋着脑袋做事,闷闷不乐的,顾安郎倒是干劲儿十足。

顾盼娘和顾惠娘跟在李氏身后帮忙,就连王知知也知道给自己娘递个毛巾端盆水,衬的顾如槿格外清闲。

顾老三被允许在院子里活动一下,他就在院子里坐着晒着太阳,看着家人们进进出出的忙活。

到了下午,几个大人小孩又忙着做年夜饭,今年家里人多东西也多,鸡鸭鱼肉自然是要在除夕夜摆在餐桌上。鸡和鱼都是腌制过的,只要上笼蒸半个时辰就好了,李氏又炒了几样菜,古代的冬季基本没有什么新鲜蔬菜,白菜和萝卜便成了饭桌上的重头戏,当然粉条也是必不可少的。

傍晚,李氏看着顾安郎将水缸灌满水,米缸面缸都添的满满的,又点上了蜡烛,这才放心地上了餐桌,这是他们这里的习俗,象征着岁岁有余庆,年年不断炊。

一家子大大小小十几口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极其丰盛又热热闹闹的团圆饭。

奶娘因为是雇佣关系,在几天前回了自己家。

王同山赶在天黑前到的家,他只有明天一天的休息时间,码头的仓库还存着货,明天下午还要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