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这两年李昌武家的日子过起来了,虽没有盖新房赶马车,可小王氏每日银簪步摇换着花样的戴,又是还戴些从未见过的宝石,看的王氏都红了眼,每日唠叨着李昌文无用,不会赚钱,埋怨李氏偏心,帮着李昌武却不帮自己男人。

李昌文被烦的一出去就是几日,老娘也不管了,这次还是昨日刚回来。

见顾如槿找自己,李昌文心里一喜,今日出门王氏还叮嘱他找顾如槿,让她给自己也谋个好出路。

第七十八章 阿槿,过来

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喝的大多是浊酒,顾老三之前喝的也是没有经过筛酒的浊酒,只有顾如槿给他买的竹叶青属于清酒。

蒸馏酒自然是要用清酒,还要把握好火候,不然纯度还是提不上去,相当于将浑浊的酒液再过滤一遍,虽然也能大卖,可顾如槿并不想弄这些半成品。

李昌文在酒坊做了多年工,技术熟练,顾如槿想要找人帮忙,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李昌文听顾如槿说要找他帮忙酿酒,稍微有些失望,可还是笑着答应了,看来今天吃过饭还要出去躲几天。

周秀秀的娘家人巳时末才姗姗来迟。

周家大儿媳邓氏风风火火的进了门,上来便拉着李氏的手,亲亲热热地叫着好姐姐,老太太曹氏由一个妆扮精致头上还插着两支银簪的中年妇人扶着,悠闲地走在后面,身边跟着周秀良和一个不认识的青年男人。

青年男人长得一副好相貌,脸颊白净,头发油光发亮的,似乎还抹了头油,穿着件月白色长袄,与穿着灰色或褐色衣裳的周围人明显不同。

男子双手背在身后,迈着八字步,一步三晃地走在最后。

周秀良如今已十一岁了,身量拔高了不少,没有了周秀秀时时看顾,周秀良小小年纪便稳重老成,进了门,表情僵硬,垂头不语,心里似乎憋着气。

“好姐姐,这是大舅家的金枝嫂子,今日带着儿子来看秀秀奶奶,就一起过来了,你可别介意!”邓氏指着中年妇人,给李氏介绍道。

上门便是客,李氏怎会介意,自然热情地请人进门。

邓氏环视四周,见顾如槿站在窗下跟一男人说话,扬声打招呼,“三娘也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