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杨德文老怀安慰,他们当年也有意气风发的时候,现在看这些年轻人能立起来,自己似乎也年轻了好几岁。

裴还并不觉的自己有什么功劳,他只是站在背后推着别人前进,而京城里被抓捕的几个书生才是真正的勇士。

话锋一转,杨德文又问起了赵桢的事情。

“赵桢去了豫州就没了踪迹,连安国公府的人都找不到他,难不成他还凭空消失了不成?”

裴还轻轻转动着手里的茶杯,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文叔当年也在江州可听说了关于太后的一些事情?”

杨德文不知道裴还所谓何意,不过还是认真思索了一会儿,“年代久远,其他事情我也记不清楚了,不过有一次我去拜访恩师,恩师发了好大的脾气,似乎说了一句,‘豫州岳氏也是名士之后,怎会如此不要脸面’,我第一次见恩师发那么大的火,就记得比较清楚!”

豫州?岳氏?赵桢与岳氏又有什么联系呢?

裴还低头沉吟,杨德文害怕打断他的思路,一动也不敢动,书房内一时间静悄悄的。

日上中天,裴还起身告辞。

杨德文悄悄地将他送到后门处,才返回书房。

杨拯兄弟二人紧紧地盯着坐在案后的父亲,静等着他的解释。

杨德文犹豫了一阵儿,缓缓地开了口,“你兄弟二人是不是以为为父是在京城长大的?”

杨拯兄弟点了点头。

杨德文接着道,“为夫其实是在江州城长大的,那时你祖父去京中任职,就将我与母亲托付给了姨娘,我就是在江州城认识了小公子的父亲,我的恩师!”

杨拯兄弟俩对视一眼,若裴还的父亲是自己父亲的老师,那裴还就是自己的师叔了!

“当年为父年轻气盛,又有些才情,被人追捧着便有些飘飘然了,幸得恩师点醒,才不至于荒废一生!”

杨德文语气幽然,眼底有着浓浓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