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口的河道经常在潮汐下倒灌,所以这种海水稻时不时得泡在海水中一段时间,这就造成了它低矮抗倒伏。
而植株低矮,生长周期又长,自然就有足够多的营养物质被储存在稻谷里,所以产量也比较高。
至于那个“换叶特性”把陈诚给难住了,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换叶特性是指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长出新生叶片替代老叶片的性状】
陈诚稍微理解了一些。
一般来说,草本植物的生命周期里,生长出的叶片数量是大致固定的。比如水稻,整个生命周期里大多数只能生长出12-19片叶子。
而换叶特性就是说它的叶片数量不是固定的,可能生出来的老叶片掉了又生一些新的叶片出来。
就像树木一样。
“哦!应该是在海水稻倒灌被淹没太久了,叶片枯死后它又重新生出一些新叶片。”
多生长叶片就意味着要消耗更多营养,对追求果实性的农作物来说,这个特性不算是好事。
【7号野生海水稻的性状是植株高大,根系和枝叶健壮,稻穗大,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缺点是口感较差】
这个野生海水稻是陈诚白天在一片沼泽地里发现的。沼泽地里长着各种野草,要竞争生存,就得不断长高。
生长周期短,稻穗大,应该是它为了争取更多繁衍机会而进化出的优势。
生物就是这样,在生存竞争中不断地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它们的耐盐碱性分别是多少?”这是陈诚最关注的问题。
【2号耐盐碱性101,7号耐盐碱性105】
“2号不是经常被海水淹吗?海水那么高的盐浓度,它的耐盐碱性还不如长在沼泽里的7号?”陈诚问。
【2号虽然经常被海水淹,但大部分时间吸收的是河道的淡水。7号沼泽地富含海边风沙带来的高盐,而且无水流动,所以它形成的耐盐碱性更强】
陈诚微微点头。
从目前来看,7号野生海水稻的优良性状比2号更好,尤其是耐盐碱性更突出。
曾老他们团队研发的闻名全球的特级稻,亩产量可达1500斤。因为不断提高产量,所以特级稻的植株必须长得高大粗壮,才能承受得住稻穗,不至于倒伏。
植株高大,稻穗大,这些特性刚好和7号海水稻性状相同,也就是基因组合起来难度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