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褐纹病真菌孢子的生长习性!”陈诚道。
【褐纹病真菌:褐纹病又称褐斑病,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褐纹病病原为尾孢菌,分生孢子梗澹褐色,束生。分生孢子无色,鞭形,具3-7个隔膜。大小30-9834-4微米。本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7-30c,37c以上或5c以下停止发育,致死温度为45c,10分钟可致其失活】
【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枯叶或土壤里越冬,借助风雨传播夏初开始发生,秋季、危害严重,高温高湿、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连作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看完关于褐纹病病菌的介绍,陈诚理解了为什么莲藕容易患上褐纹病了。
病菌在风雨中传播,生长在地上的植物被风吹过而感染病菌的概率较小,而长期泡在水里的莲藕感染几率大大增加,这也是为什么莲藕的浮叶最先感染病菌的原因。
夏季是莲藕发育最旺盛的阶段,荷叶交错,阴热潮湿,每个条件都有利于褐纹病病菌的快速繁殖。
同时,介绍也给陈诚指明了方向。
那就是环境温度。
在低于5c时,褐纹病病菌会进入休眠状态,而不在具有繁殖性和传染性。
突破口就在这里。
陈诚查了查西亭县最近一个月的气温变化。
目前本地气温是10~17c左右,但在20多天后会进入一个大幅度的降温期,最低气温会降低到4c。
这就对了,只要最低温度低于病菌的繁殖温度,那它就会进入休眠,不再具有大范围的传染性。
虽然找到了方法,可陈诚没有半点高兴。
气温降低,确实可以限制病菌繁殖,可荷叶同样也没法活下去。
在10c以下的温度,荷叶细胞就会破裂,然后枯萎,同样不能实现对营养物质的积累。
《最初进化》
“模拟添加不同比例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后,莲藕的生长状况。”
陈诚觉得先模拟一次,毕竟全靠推断容易出错。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是一类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并促进其生长的植物激素,能加速细胞的伸长,促进多种组织的分化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