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只要不减产,我们愿意试一试。”
“陈诚可是咱们村里唯一的大学生,还上过总台电视的呢!”
“我家也要试一试!”
张林本来还以为大家都没听懂陈诚的技术方桉,不会赞同他。结果一看这状况,马上站出来反对。
“胡闹!你别以为你又是灭菌药又是生长素的说一大通,把大家说迷湖了就行。我就问你,你这个技术方桉做过实验吗?你怎么就能保证一定有用?
没做过实验就敢说结论,也就是你们本科生能干出来的事!”
陈诚耐心道:“张技术员,这个方桉确实没有做过真实实验,但我在我电脑上已经编程模拟过了。”
说罢,他拿出了笔记本电脑,打开昨晚梳理的技术路线和从超级计算机里提取的实验过程数据。
张林有点虚,一是从陈诚的整个技术路线上来讲,虽然没能证明,但听着确实有道理。二是陈诚竟然拿出了模拟试验的数据,这说明他是有点技术研究能力的。
张林对自己的技术能力有清醒的认知,要是技术能力再强一点,他当时能留校搞科研的,也不至于当驻村技术员。
张林也知道这个方桉只能尽可能地消杀褐纹病病菌,降低对莲藕产量的影响而已。
可喷洒农药是李东县长亲自下的决策,并且要求各乡镇严格执行。
据说省农工委的王主任对西亭县莲藕褐纹病大面积传染很不满意,让他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李县长紧急召开了几场技术研讨会,最终定下来这个方桉。
所以,这个方桉必须要执行,这是李县长的死命令。
他不能因为陈诚的技术看起来可行就同意他这么做。
“陈诚,喷洒农药这个方桉是李县长亲自指示的,必须要这么做。”
作为技术员他自然清楚目前褐纹病病情有多严重,昨天他同意给陈诚半天时间搞研究,是想着陈诚会知难而退。
毕竟全身几十个技术员都搞不定的事,他一个本科生不可能搞得定。
“张技术员,你昨天说的如果我今天拿出来可行的方桉,就同意我们试试的。”陈诚道。
“这不是你在学校那半亩田里搞实验,咱们村上百亩莲藕田,全县八千多亩,你知道这个影响会有多大吗?”张林道。
陈诚道:“正是因为全县有八千多亩莲藕田,要是都减产了,这个亏损得上千万,所以我才一定要尽可能地保住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