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花期较晚,花期较短,不同年份产量变化较大,稳产性较小。如开花期间外界条件适宜,则花多、荚多、产量较高,反之,则产量降低。
这种类型的品种主茎和分枝都很粗壮,株型紧凑,直立抗倒。顶端叶片肥大,光合叶面积大。
亚有限结英这种类型介于无限结荚习性和有限结荚习性之间而偏于无限结荚习性。
它的植株较高大,主茎较发达,分枝性较差。开花次序由下而上,主茎结荚较多。
具有这种结荚习性的大豆,在雨多、肥足、密植的条件下栽培,会表现出无限结荚习性的特征;在水肥适宜,稀植的条件下栽培,又会表现出近似有限结荚习性的特征。
汉西省秋大豆的品种是有限结荚,种植期间田间管理得好,精心照料的情况下产量还是挺可观的。
就是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
陈诚本来还想继续研究,但想到吴彬说的全气候农业研究所里可能会有品种更优良的大豆,于是拨通了当时留的工作人员的电话。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陈诚当即决定动身,去全气候农业研究所里参观参观。
顺道他也把丁涛和王凯带上了。
主要是他听说过全气候农业研究所后,心里很是向往,甚至幻想着以后有钱了,他们也建一座这样的研究所。
丁涛和王凯自然欣然与他同行。
全气候农业研究所的位置在汉中省下面的汉安市。
为什么选址在这里,工作人员给的解释是这里地处华夏国的正中间,不冷不热,用来模拟各种气候环境所要消耗的能源是最低的。
陈诚想了想,确实是如此。
空气加热或制冷这还好说,要把土壤也加热或制冷,这要消耗的能量可就不小了。
等陈诚他们坐着接机的专车到达研究所的实验大楼前,全气候农业研究所的所长郑克波已经在那里等他们了。
在跟郑克波一顿寒暄后,他带着陈诚几人走进了实验楼。
不得不说,这个实验楼是陈诚见过最特别的,也是最高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