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的是等这批大豆收获后,做过检测,确定预设的增产有了真实依据后再给他汇报。”
“你这一批大豆预期的增产量是多少?”
“这一批植株已经定型,不会有效果,但下一代大豆,我计划是150增产。”
“150!
”郑克波终于忍不住叫了出来。
他身后的几个研究人员都吃了一惊。
这是什么神仙技术?
这个陈诚真的有那么神吗?
会不会有所夸大?
这些疑问同时也在郑克波的脑海中升起。
然后他掏出了电话,拨了出去。
“喂,吴部长。我给您汇报一件事。小陈专家已经完成了两百平方的大豆植株授粉,按他的计划,这代大豆收获之后,将在整个实验中心全面开始培育下一代大豆新品种。”
“唔。”
电话那头的吴彬顿了顿,问:“陈诚对大豆产量的预估是多少?”
“增产150。”
“150。可以。”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沉稳,一点都没有表现得过于惊讶。
“您是说可以把整个实验中心的实验科目都暂停,专门用来培育下一代大豆吗?”郑克波咬字清晰地问。
“是的。”
那头吴彬的回答很简洁。
“收到。”
“陈诚在你旁边吗?”吴彬问。
“他在。”郑克波把电话递给了陈诚,同时点开了扩音按钮。
“小陈,我刚才已经同意了你提出的想法。我知道你让整个实验中心都培育新的大豆品种,是为了赶上明年的春大豆播种。我只有一个问题,这个面积制的种子,够不够?”
陈诚道:“不够,最多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种子需求量。”
“你有解决办法吗?”
“三分之一的改良大豆种子,搭配三分之二的普通大豆种子。”陈诚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