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救了她,却偏不让她出去,这位到底是何用意?
“若照律例来说,也并非杀人一定就要偿命。前朝就有案例,一名兵卒刺杀同军中的一名百夫长,却无罪释放。原因正是因为,这名百夫长误杀了他的父亲。他为父报仇,情有可原,被当时的皇帝判为无罪。”
净瓶立时振作起来:“那阿云呢,是不是也不用死?”
孟濯缨摇摇头:“阿云被判斩立决,是因为当时的枣儿庄县令李照允越过大理寺,上书先帝,指称此女以妻杀夫,枉顾纲常伦理,应当重判。先帝见了这封奏折,果然亲下朱批,将阿云定成了斩立决。”
净瓶“啊”了一声:“怎么会……”
她慌忙捂住嘴,生怕自己说出什么诽谤先帝的话来。
孟濯缨轻轻一笑:这小丫头,胆小谨慎,且不懂事,又是外面买来的,什么都不知晓。加之性情活泼开朗,引人发笑,怪不得,那位挑中了她进来照看她。
孟濯缨又继续道:“但先帝应当是很快就后悔了。因为当时的大理寺卿聂玉,也就是你所说的那个劫囚车的大官,很快给先帝上诏,将案件原原本本的告知了先帝。”
“阿云本不该死。一则,她当时未出母丧,且母亲是新故,她就被人欺骗,签下婚书,非她所愿。这婚书也可作废。就算不上以妻杀夫。二则,她也是误杀,并没有杀人意图,只是石头恰好砸中要害。”
净瓶又问:“那她为什么还是要死?”
因为先帝死不认错啊。
孟濯缨心说,面上只淡淡的:“先帝看了诏书,只说,三纲五常。夫为妻纲,这是不容颠覆的。不过,却又说,阿云是为了救人,乃见义为之,后来见了阿云一面,问她临死前有什么愿望。”
净瓶抹掉眼泪,脱口而出:“阿云自然是不想死啊!”
孟濯缨道:“阿云那孩子……她当时只有十三岁,自然是个孩子,她自知死罪难逃,找先帝要了一百两银子,还要回去,亲自给母亲修坟。先帝觉得心下甚慰,自然同意。”
一百两银子,买了这个小姑娘的命,也买了先帝自己一个心安。
可途中,聂玉怎么也看不下去,又出了幺蛾子。也就有了如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