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王缜的神扈军已在孤鸿岭折损甚多,剩余的主力都驻守在西北边境防御蛮夷入侵,是故中原地界各地守军不过尔尔,辽汴两军沿途所向披靡,有如破竹之势,直向圣京迅疾杀来。
然,最令王缜胆寒的,是胡夏国的赫连邪罗偏在此时作难,发兵的理由竟是兑现君王誓言。
在中原人眼中,蛮夷异族大都呆板耿直,做事不如中原人懂得变通,是故赫连邪罗在万寿节上与坤华换下命来,事后便要将允下的三个条件一一兑现,绝不投机取巧,以此回护君王威仪。
大周皇帝白朗处境危急,而赫连邪罗曾许诺坤华,如若白朗遭遇危难,邪罗王须得救护一命。
是故此番胡夏起兵,打着为天子履行诺言的名号,竟是举国支持,民无怨言,官无异谏。
而赫连邪罗此番出兵的真实意图,恐怕只有以克申为首的一队暗士细作心知肚明。
是故王缜疑惑不解,他一向做足了表面工夫,即便遣小凡私审白朗,也将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外人看来,白朗是个疯癫无能的“当朝皇帝”,被他这个摄政王好生安顿在乾祚宫里尽享福祉。
可如今白朗危难之事实,究竟是怎么传到胡夏的?!
胡夏雄兵神如天将,在勾注山边的靖武镇与神扈守军酣战淋漓,打得王缜仅余的精锐部众狼狈不堪。
看来若想令胡夏撤兵,唯有将活生生的白朗拉到战前,可王缜在圣京内外布下天罗地网,都未能找到白朗的半片影子。
王缜摄政不过数月,便经营得一阵风雨飘摇。为防再生变故,他特令提早结束王贵妃的国葬,钦定五月初六举办登基大典。
又在四月二十这日下了召示,凡寻得白朗、蒙千寒及百里斩者,无论其是生是死,朝廷均予以重赏;
又在召示中规劝蒙斩二人自首服罪,否则便以关押在诏狱里的林猛部众为质,十日为限,若未得蒙斩二人,便将林猛及其手下悉数斩杀。
如此大张旗鼓大开杀戒,然召令下达多日却无人响应,眼见十日限期就要到了……
三更已过,算来这日便是四月三十了,若蒙斩二人再无音信,那么半日之后,林猛等人便会被押至午门问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