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东西一废除,一无所有的灾民们与城内人家境丰腴的城民一对比,搞不好会让好不容易恢复信心的灾民们,再度心生惶恐。
二则,纪笙也不想大家倾心共建的住房厂房,直接倒闭,还是希望以后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既然要继续运行,光靠那点儿灾民也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吸纳更多的工人,这些工人从哪来?第一不会放过的就是京都城里的原住民。
原住民们大多都在京都有房,继续发放贡献值,不太科学,必然还是要涉及到金钱交易。
国师府总共有多少资产,纪笙不清楚,也不打算再动用属于国师府的东西,具体如何操作,纪笙自然是有办法。
进行金钱交易的第一步,便是随着城内涌出城的观光团越来越大,在纪笙的暗示下,灾民们现在已经抓紧时机,开始用贡献值在兑换处兑换粮食蔬果,做起了小本生意,赚取钱财。
且从此之后,工厂里也不再仅仅用贡献值的方式发放工资,人们可以自主选择领取金钱或是贡献值。
在城外,金钱具有购买力度几乎等同于城内的物价水平,但纪笙也给城外制定了一条更利于贡献值的规矩,凡是利用个人工作换取的贡献值,在城外的各大兑换所,购房等等诸多方面,均享有打折优惠。
且纪笙提前打过招呼,城外的一期二期救济房,只会让那些登录在册的灾民们购买,购买的渠道,可通过贡献值,也可通过金钱或是两者叠加购买。
不过,贡献值购买同样有优惠。
明白贡献值好处的灾民,想占那点儿便宜,自然不会选择兑换金银,这也大大减弱了京郊各项事务缺少现银的窘状。
至于城内出外观光的城民们,统统都被城外凭空屹立的高大建筑,琳琅满目的兑换所,比城内更为大方的雇佣工资制度,给彻底吸引住了目光。
看着那些精神满满的建筑队,还在不停的修房造屋,城内稍微有点眼光的商人,一打听,得知他们建筑队是在工部各位大人的带领下,逐渐组建出来的。
工部大臣在朝中虽是处于社会底层,但在这些商人面前,依旧是高高在上,攀不上关系的大人。
工部主持,既是代表朝廷支持。封城期间,他们在城内就听到了许许多多从守城卫从禁卫军传进城内的传闻,原以为都夸张到了极点,却不料所见所闻,远比城内的传闻还要夸张。
若非亲眼目睹过城外昔日景象,商人们只以为自己又进了另一个新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