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新皇这番话,可是彻彻底底的将众人的遮羞布给扯下了。
谁都有错,既然上书,那谁都别想跑。
林会除了府里银子多一些之外,还真的很少见他接受什么贿赂,他自己有本事赚钱,又为什么要犯这个风险接受别人的贿赂。
只是太上皇在位时,对海外通商一事并不赞同,甚至时而打压,宁愿银子留在国内流通,也不愿意将银子流到海外去。
不知道是抱着什么样的思想,明明年轻的时候也曾打算一展宏图,实现心中的诸多抱负,甚至对海外的一些国家各种变革了解的头头是道,延续父辈的政绩也是不菲。
可是老来后,却又如此的昏庸,或许是大宁的盛世,让宁轩宁愿活在固步自封之中。
太上皇不放行,林会只能小打小闹的干,也是因为能拿出一些银子贴补太上皇,太上皇这才没有追究海外通商一事。
因此最后林会只能想出议罪银这个饮鸩止渴的办法,来钱快,对他还没有任何的风险,又不会得罪朝中的那些官员。
毕竟贪污受贿的人太多了,远远比清官多的多。
廉政的官员在做事上不会那般极端,可是贪污受贿的就不一样了,严重的可是会要人命的。
林会会如此做也不奇怪。(不要带入和珅啊,这不是历史,只是虚构。)
奇怪的是,宁轩竟然同意了议罪银一事,议罪银可不就是吸血虫,吸着民脂民膏,当今天子宁愿要议罪银也不要海外经商,让林会有什么办法?
宁阳一番话将林会护的严严实实,本来林会已经做好了赴死的打算,却被新皇的一番话给惊的抬起了头。
眸中满是不可思议和说不出的感动。
这世上人人都说他乃是天下最大的贪官,人人都骂他是整个宁朝的毒瘤,可是又有几人知道,原本的他,只是想当官发财,却从未想过去吸食民脂民膏。
他没有多少学识,世人都骂他只会溜须拍马才能混到如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