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王志诚器重茶丫头,他早看出来了。两点合一起,这事百分百成。
“大伯!”不等王志诚开口,王世统就坐他旁边了,“咱们的轮胎厂不是要胶水吗?就一起收了啊!”
王志诚和颜悦色地说道,“现在轮胎还在试用阶段,一下用不了太多橡胶。”
“那四个农场的都是些马货,一天下来,能交东阳一个农场的橡胶就不错了。大不了咱再进些机器进来,开多一条生产线嘛!”
见王世统说得眼巴巴的,王志诚像慈父一样,摸着他的头,无奈地说了句,“你呀!”
“王先生,王老板,你们先听我把话说完,他们没催那么急,既然现在轮胎还在试产期,就等试产试好后,如果能大量生产了,咱们再一步步增加收胶量。”
唐小茶的话救了王志诚的急,“志统啊,我觉得茶丫头这个方案可行。接下来的半个月,我再去那两家汽车厂走走。”
“我觉得咱们可以先以摩托车轮胎和单车轮胎为主。”
像王志诚这样不完全是为了利益而做生意的人,唐小茶忍不住提供些有用的信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国内都是以单车和摩托车为主打。
“对对对,大伯,我也觉得摩托车和单车好卖,一定能挣大钱,咱们就生产这个轮胎。”
王世统的风向标,就是唐小茶。他根本不给王志诚思考的机会,“大伯,咱就生产这两种轮胎嘛!”
王志诚推了推眼镜,“可我们现在上的机器,是生产卡车轮胎的。”
开始唐小茶也没想到这个问题,人家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她不好瞎掺和。只是现在要解决掉整个农场的橡胶,她需要下功夫了。
当然,她也不是白干的,廖场长他们承诺了,只要她能把橡胶高价卖出去,就给她算提成。
唐小茶没多要,一口价,一个农场每个月一百块,分摊到户,平均每人头不到一角钱,在大家的接受范围之内。
“王总,你让王先生考虑一下,做生意不是闹着玩的,投下去的就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