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前面带队的是名年轻男子,手上还举着一面旗子,叫什么“那时慕颜”,取的是“蒲慕言”后两个字的谐音。

顾安夏赶紧拉着蒋荷露跟上这个几十人团伙,边走边向她解释。“人家是小言的高中同学,特意带着我们来重温小言的学生年代的。”

蒋荷露忍不住腹诽,这人也太有经济头脑了吧,居然想出这种方法来赚钱!什么时候,这种旅游项目也成了一种产业链了?还真是粉丝经济呢!

她瞻前顾后地看了看,一群人大约有三十来个,大部分都是女生。年龄或大或小,唯一的相同之处在于脸上贴着的蒲慕言q版贴纸,手上系着的蒲慕言同款手链,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所谓的粉丝。

一路上的景色也令蒋荷露汗颜,导游的介绍是清一色的开头:蒲慕言曾经在这个篮球场打过比赛;蒲慕言最喜欢在这个位置坐在读书;蒲慕言……

这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却引得女生们阵阵惊呼。蜂拥上前抢着拍照,激动地欢天喜地。顾安夏这货也时常为了抢位置而抛下蒋荷露,似乎完全记不起先前是谁说要人陪她逛校园。

蒋荷露看着一群粉丝对着空气犯花痴,不由地扶额叹气。小眼神都快把顾安夏兴致勃勃的背影不知杀了多少遍了!

一行人来到了这栋“蒲慕言曾经在这儿念过书”的教学楼里,冷清的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

蒋荷露朝着教室门口抬眼一看,上面的牌子有明显的标志“高二(三)班”。

“那就是蒲慕言在这个班念书时坐的位置。”带队的人不经意地朝着窗边的位置一指。

胡说!蒋荷露在心里念叨。

里面的人一阵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欢喜雀跃地左摸摸右写写,争着那个“宝座”。

她慢慢地走进教室,坚定地朝那个方向走去,最终在墙角的一个位置上坐了下来。四周的人很是聒噪,顾安夏又没空顾她,蒋荷露便一个人趴在了桌上。也不用手肘枕着,脸整个贴上冰冷的原木桌面,双手耷拉。

她那时候每回都借口说这边的厕所干净一些,有事没事就爱到这边来晃悠,所以经常隔着窗户看到里面那人以这种姿势休憩。

在某个下午,阳光正好,透过矮矮的窗,蒋荷露屏息看到,他的睡颜沉静,扇子般的长睫毛,晕开了光。

突然被人搭了一下肩膀,蒋荷露缓缓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