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爷见女儿乖巧的缩在自己怀里,小声应是,一点头,麻花辫就随着上下晃动,十分可爱,心中一阵柔软,又摸摸姝瑶的毛茸茸的头发,将她放了下来。
“四哥,四嫂,这孩子就托付给你们了。”
姝瑶也跟着十三爷行了个蹲礼
“伯王好,伯母好。”
乌拉那拉氏伸手牵起姝瑶
“我最是知道瑶瑶的,听话又懂事,十三弟你就放心吧。”
四爷也冲弟弟点点头,又知道自己平时总是肃着一张脸,儿子们都有些怕他。于是努力的做出一个和善的表情,温声嘱咐姝瑶。
“不要拘谨,若是走累了便告诉伯母,若是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张口就是。”
四爷即使来十三爷府串门也是在前院呆的多,与姝瑶相处并不多,所以姝瑶跟他不是特别熟。但不管怎么样他也是未来的皇帝,姝瑶想留些好印象,便抬起头绽放出大大的笑容,用小孩儿自带的奶声奶气跟四爷道谢。
从没有小孩儿面对他这样大胆的,又是自己最亲近的十三弟的孩子。四爷开心又欣慰,不知道再该说些什么,便也笑了,点了点姝瑶的鼻头以示亲近。
有小太监来催快些启程,四爷冲乌拉那拉氏点点头。
“好了,咱们先走吧,再不走便又要往前赶一截,拖拖拉拉的,叫人看着也不成样子。”
话说完,四爷和十三爷加快步伐往前赶到队伍中去了。女眷们在后面些的位置,四福晋等了一会儿也牵着姝瑶一起,合流进了队伍里。
送葬并不是个轻松活儿,若是走到城外路不好的地方,大家还可以坐马车或者骑马。但城里就必须要靠双腿走路,时不时还要停下队伍等待别的府上的路祭,又要跟新合流进来的女眷们打招呼。
才一会儿,姝瑶就不知道叫了多少个“伯娘”“婶婶”了,又有好多都是旁枝的女眷,姝瑶没见过。打完招呼就不敢再轻易开口了,大家都是清一色的白麻布孝服和没有戴首饰的把头发型,认错了人可就太尴尬了。
乌拉那拉氏本来还担心这么远的路姝瑶走不下来,还特意带了一个脚程好,力气大的嬷嬷,预备姝瑶走不动的时候抱着她。
但姝瑶十分争气,别的府上有些小阿哥和小格格都已经因为走不动路而哭闹了,队伍后面,兆佳氏身边的嬷嬷也早就把弘晈抱着了,姝瑶反而还摇着头说能坚持。
好在因为队伍里好些女眷和小孩儿,大家平日里从没走过这么远,不一会儿就有小孩嚷嚷着走不动,还有些身体差的夫人小姐不停的哆嗦,队伍有些东倒西歪。
有官员骑马奔去前面告诉康熙,后面的女眷走不动了,康熙又不是什么暴君,自然也体谅大家,刚出城不久,到了搭建芦殿的地方就下令停下休息,遣了太医来后面查看。
十三爷的鹤膝风在这寒风凛冽的季节最容易犯的,走了一上午,膝盖疼痛难忍,脚便有些跛,却还担心在队伍后面的妻儿,让赵来恩牵马。
四爷见状,赶紧摆手阻止了他,又问过康熙没什么事要吩咐。便让十三爷原地休息,自己骑着马往回走,代十三爷回来看。
先问过兆佳氏,并没有什么事情,四爷又转身往自己福晋处来。
乌拉那拉氏正带着姝瑶坐在远一些的地方休息,地方宽敞,四爷就将马骑到近前。
那匹马长的很漂亮,通体的黑色,鬓毛油光水滑的耷拉着,没有一丝赘肉,骠肥体壮,两只三角一样的耳朵警觉的竖起,看着十分精神。
姝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漂亮的马,不自觉就看呆了,直到四爷翻身下来,太监来牵马,视线还随着马转。
四爷忍不住笑了,也不计较姝瑶忘记了行礼
“瑶瑶喜欢马?”
被四爷问了一句,姝瑶才反应过来,十分不好意思的点点头,明明决定要给大佬留一些好印象的,谁知道居然看马给看呆了。
“小得子,把奔霄牵过来给格格看看。”
吩咐完小太监,四爷见姝瑶听见这句话后,眼里释放出了神采,知道她喜欢,四爷心里也高兴,一时忍不住,也学着十三爷的动作,一把把姝瑶抱了起来,让她凑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