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其他福晋都转过弯儿来了,大家面色都不好看。
她们这些人家的格格又不是秀女,十三岁就要应选,就算是年龄小的秀女,基本也是留牌子,等再长几年才会进宫或者赐婚。
就算八福晋再是婶婶,就算九福晋再不受九爷宠。那也是九福晋家的事儿,八福晋这手也伸的太长了,都管起侄女儿的婚事来了,原本还站在八福晋旁边的十四福晋都忍不住退了两步,她觉得八福晋这也是昏了头了。
但八福晋不是傻子,她能不知道这事儿不地道吗?她是被逼急了,八爷被康熙厌弃,他们一党以前积累的资源现下都用来推十四爷了。
八爷如今虽然还没有彻底放弃,但已经大不如前。
前几日康熙又训斥了他们几兄弟,十三爷明明也被康熙厌弃,明明也在那里面掺和着,八福晋却听内务府的人说康熙恢复了十三爷的份例。
这不是什么好兆头,以前九爷他们做错了事儿,康熙至少还骂八爷几句,说弟弟们都是跟着他挑头。可这次康熙甚至没多分给八爷几个眼神。
四爷一党的人渐渐起来了,八爷却在沉寂,八福晋心里没底。
这时京里又传来消息,说八爷的恩师何焯的女儿难产病逝了,八福晋就更慌了。
何焯此人,出自苏州的清流世家,家学渊源,他本人也是个大儒。
南方一带的学子都推崇他,汉人学生们也十分尊敬他,是那一带学子的领头羊。
可以说得了他的支持,那学子们必然也就跟着来了。
十几年前他还做官儿,当八爷老师的时候,八爷在文人中的好名声,都是沾了他的光。
后来他受人诬陷锒铛入狱,就连康熙派人去搜查他家,都没查出什么结果,康熙认为他是个清廉雅士,还称赞了他,仍放他出来做官。
只是他经了牢狱之灾身体十分不好,也厌倦了官场的争斗,便自请辞官,游历天下去了。
八福晋那时生怕与这位老师断了联系,就借口他四处周游,没人照顾儿女,便将他的女儿接到八爷府抚养。
有这姑娘在,何焯有了牵制,的确十分尽心,就算人不当官了,还在尽心尽力的为八爷办事,在文人中为他宣传。
结果这姑娘难产去了,八爷的境况又大不如前,八福晋越想越觉得心慌,怕何焯觉得没了牵连,想脱身,就急着想再与他寻些牵制。
这牵制也十分好找,何焯只有一儿一女,姐姐去了,还有弟弟,那孩子如今十六七,还在京城读书,正是个好人选。
何焯人不在京城,妻子又早病逝了,自然他也没空帮儿子选媳妇儿。
八福晋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怕媳妇儿出身不够显示不出诚意,她将几个亲戚家的孩子都想遍了。
不是父母地位不够,就是庶出的,不然就是年龄太小,唯一一个勉强合适的,只有九爷家的嫡格格。
九爷夫妇唯他们夫妻马首是瞻,将她嫁过去八福晋也放心。格格虽然年纪小了一些,可出了孝期,也是十三四岁的人了,若说要成亲也说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