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济塞布腾

正月十五,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日子,也是姝瑶在家待的最后一天。

这时节大家都脱了重孝服,换上了些素色衣裳。

姝瑶怕冷,临出门还又裹了一件大毛的披风。

大家在四爷府门口汇合,一行人主子加上奴才,浩浩荡荡,十分扎眼。一看上去就非富即贵的,路上行人都离的远了些,不敢往上凑。

四爷和十三爷预备先带着大家去了京城里有名的酒楼尝鲜,完了之后顺路逛到圆明园。

一行十多二十个人,寻常的酒楼包房还坐不下。

幸亏下人提前与管事打过招呼,管事将两间包房并做了一间,两张八仙过海的大团圆桌拼在一起,才勉强挤着坐下了。

这年头,逢年过节能在酒楼请上一桌尝尝新鲜的,还是在京城这个地界儿,那也都是非富即贵的官儿或者商人。

四爷和十三爷原也没想着低调的出来打牙祭,孩子们又正新鲜,上酒楼包房这一路都是叽叽喳喳的,早有人将他们两兄弟认出来了。

刚落座,外边就通传来请安的人就络绎不绝。

“爷,蒙古喀尔喀土谢图汗部的札萨克和硕亲王智勇亲□□津多尔济,领着子侄们前来拜访。”

之前来的那些官儿们还可以不见,但这位是亲王,还是喀尔喀过来的,四爷和十三爷不好叫他在外等着,都还站起来迎他。

喀尔喀部属于漠北蒙古,不同于科尔沁那些漠南蒙古部。

一直到康熙初年,喀尔喀都还在与清朝打仗,后来虽然被镇压了,却还是时不时都有些小冲突。

并且因为喀尔喀内部也是几股势力纠缠着,主战主和的都有,情况十分混乱,处理起来也挺棘手。

康熙对喀尔喀是又拉又打。

一边镇压瓦解那些喀尔喀部中有些小心思的鹰派,一边又将六公主和硕恪靖公主与十公主和硕纯惠公主都先后下嫁去了喀尔喀部。

纯惠公主嫁去没多久就去世了暂且不说。

那恪靖公主嫁去漠北之后,给清朝和喀尔喀之间做了一座很称职的沟通桥梁。

康熙特意赐她参政议政的权利,地位在蒙古那些归化将军和都统衙门之上。

漠北以前战乱且地处偏远,牧民百姓都过的很苦。

恪靖公主十分体恤百姓,将清朝先进的技术和文化都往漠北传播,甚至都吸引了一大批汉人百姓来常驻。

漠北的百姓们生活安稳了,自然也就不想打仗。百姓稳定了,贵族们的生活也就好了起来。

恪靖公主在喀尔喀十分得人心,一部分人都不主张再同清朝打仗了,反而齐心协力将矛头对准了另一头蠢蠢欲动的准噶尔。

康熙又优待喀尔喀的贵族,将一些人召来京城,许他们爵位官职,豪宅和美酒。

就算一代两代的还记着祖宗们与清廷作对的那些事儿,那再往后的子子孙孙们在京城过惯了富贵日子,怎么还会起反叛心思呢?

今日在外求见的这位丹津多尔济亲王,是喀尔喀现任的头头。

他和恪靖公主的丈夫敦多布多尔济同属一个祖宗,是他的亲叔叔。

他能上位管理喀尔喀,也是因为他本人恪靖公主影响较多,他的的立场比较偏向清朝,所以康熙也比较满意由他领导喀尔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