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愿伯王和阿玛新的一年身体康泰,心想事成!”

“唯求福祉百万年!好诗!十分大气!”

四爷给面子的称赞,十三爷也满脸笑容。

“瑶瑶,这是哪里背的诗?写的真不错,通俗又大气,难为你记得。”

十三爷理所当然的认为这诗是姝瑶背来的,还十分诧异,他姑娘什么时候会认这么复杂的诗句了。

“啊,这个……这个,九伯王家的文姐姐之前教女儿认了不少字,女儿也不知道这是哪本书上的诗,反正是从文姐姐的书上看来的。”

姝瑶根本不记得这是哪朝哪代的诗句了,只是脑子里冒出来她就直接用了,看样子这都不是清朝之前的诗,姝瑶紧张,只好用文妤搪塞过去。

好在涉及到侄女儿了,十三爷反而不好追问,只鼓励姝瑶可以继续跟着文妤认字。

四爷还从兜里摸出一个大荷包来给她。

“虽然年礼已经给过了,但这是伯王奖励你诗背的好。”

有红包不要是傻子,姝瑶双手接过给四爷行礼。

“多谢伯王!伯王要是喜欢听,我还有许多诗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今日背多少,伯王就有多少荷包!”

兆佳氏哭笑不得,赶紧把姝瑶扯了回来。

“这孩子!这么财迷呢!”

一副财迷样还捏着荷包不放手,惹得大家又笑。

“这还不是为了挽救刚才的失误嘛,全当彩衣娱亲了。”

姝瑶在心里默默吐槽,她还能不知道这红包不能这么要啊。

有说有笑的在酒楼里用了饭,大家便又去和丹津多尔济亲王汇合。

“你们等会儿招待好丹津多尔济亲王家的儿子。”

四爷在路上嘱咐几个小孩儿,除了姝瑶,他们几个大一些的在上学,自然也都是会蒙语的,招待一个小孩儿自然没问题。

大人有吩咐,几个小孩儿都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他们还想从四爷那儿讨个荷包彩头呢。

“妹妹,一会儿你不用跟他说话,咱们来就行。”

弘暾是几个小男孩儿里最大的,十分自然的就开始分配每个人的任务。

知道姝瑶不会说蒙语,十分照顾她。

“没事的哥哥,我不说话。”

姝瑶有自知之明,同丹津多尔济一家搞好关系,这也算是个大事了,她也不能搞砸呀。

一行人在酒楼门口汇合,四爷和十三爷十分自然的丹津多尔济攀谈起来,又让弘暾来领多尔济塞布腾跟他们去玩儿。

“王子好,你应该从没来过京城吧。没事儿,我们可以带你熟悉,以后到了上书房,你也可以同我们兄弟一处。

我叫弘暾,这两个弟弟是弘历和弘昼,是四伯王家的。这个是我弟弟叫弘晈,你叫我们的名字就行。

这位是我二姐姐,你也叫姐姐就是了。还有这个妹妹,是我家四妹妹,你也叫妹妹。”

弘暾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姝瑶一边佩服他的语言能力,一边茫然,行礼打招呼都只能看眼色随着大家一起。

好在姝瑶很快就从这语言不通的困难中走了出来,她们姑娘家不好同小子们凑在一起的。

阿哥们把丹津多尔济围着在前边走,姝瑶也落得轻松随姝珍走在后面看灯。

街面上的小贩们夹道摆着各种精妙绝伦的灯,比不上王府那些地方挂着的灯用材珍贵,造型华丽。

可是这些小贩们手艺十分精巧,造型也不同于造办处送来的那些古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