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瑶看了一圈,桌上只有乌拉那拉氏还脸色难看的盯着李氏,其余的人都低着头差点把脑袋埋进碗里了。
姝瑶也决定先装鸵鸟,埋着头数着碗里的米粒儿。
“今日是格格进府,咱们一家吃团圆饭,有什么话,都明儿再说。”
乌拉那拉氏语气没什么起伏,可是个人都知道她此刻心情不好。
四爷的脸色变了几变,最终还是想着姝瑶,只沉默着不说话。
年氏也不敢真就在大正月里落泪,只委委屈屈的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妹妹,我今日见着那个丹津多尔济亲王和他儿子了。
你还记得吗?昨日跟我们一起猜灯谜的那个漠北蒙古来的那个小子。”
弘历话唠,姝瑶坐他旁边,他早忍不住先跟她说话了,这会儿桌子上气氛不对,他埋着头转个方向又遇着也低头装鸵鸟的姝瑶,话匣子一下就给打开了。
不就是那个沉默王子吗?姝瑶又不是鱼,哪里会记不得,便同弘历点头。
“以后他真的要变成我的同窗啦。今日皇玛法召我过去,我正遇上丹津多尔济亲王同皇玛法辞行,还把多尔济塞布腾托付给了皇玛法。
皇玛法说呢,让我多照顾他,日后他就是我的同窗了,还说日后他在宫里就交给宣嫔玛嬷照顾。
我想着这人昨天还让妹妹丢脸了,可我还是得照顾他,妹妹你别不高兴。”
姝瑶心说能有什么不高兴的,不过就是一个小屁孩儿而已,哪能这么斤斤计较呢,虽然她确实觉得这个小屁孩儿挺奇怪的。
不过又转念一想,这孩子被他爹一个人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怪可怜的。
那宣嫔娘娘还是康熙早年进宫的,虽然她也是蒙古来的,但她是科尔沁来的,同那小孩儿的家乡喀尔喀完全不搭边儿嘛,说不定这两片草原还有仇呢。
再者说人家宣嫔娘娘今年好像都得有六七十的高龄了,别说让她照顾个孩子了,恐怕照顾自己都费劲。
那这康熙也对这孩子够随便的,只沾了蒙古两个字就把这孩子给甩出去了。
“哥哥,我没不高兴。”
“那个小子不是让你丢脸了吗?”
姝瑶满脑袋黑线
“本来就是我不会说蒙语,等我长大了就好了。”
弘历还只当姝瑶是要面子,一副我懂你的样子。
“没事儿,蒙语和蒙语也不一样,说不定喀尔喀人说话,科尔沁人还听不懂呢。”
姝瑶不想再掰扯这个幼稚的丢脸话题了,只好收下弘历的好意,对他点点头。
“不过,今儿皇玛法还问你了。”
姝瑶心里一激灵,这人可真能墨迹,这事儿不比那个沉默王子重要吗?
康熙喜欢弘历,时常找他去御前这是人人都知道,弘历可以随口把康熙挂在嘴边,姝瑶可不行。
康熙他老人家一句话,把她父母都给换了,她可禁不起这个折腾。
“皇玛法说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