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

凡是不远万里赶来参加朝花会的附属国王室,都由皇家派宗室夫妇和礼部大臣出面设宴,接风款待。一般分前后两席,男女分开,这就是为什么我也要出面的原因。

百越王之地,情况比较特殊。原本,百越是个独立的王朝,只不过臣服于我国,就和现在的朝鲜一样。但前些年,百越王不仅撕毁了曾经的协议,还大肆进攻我粤地,最终被我们程家军绞杀。如今,百越是我朝的属地,即便后续再封王,地位也就是个异姓王。

百越王国战败后,皇上为表示仁德,加之安抚百越的百姓,便留下了百越王最小的儿子,封为百越世子,说是及冠后再封王。这位百越世子,名叫赵铭。他比我小三岁,今年刚满十五。据传,百越世子资质平庸,性格温和,甚至有点儿怯懦。

总之,看上去好拿捏,也是皇上留下一命的重要原因。

此次朝花会,百越来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只有赵铭一人,带个仆从若干,甚至没有派参赛选手来。

但还是那句话:先灭了人家全家,又要表达仁德之心,还要再敲打敲打——皇帝便把作陪的名单定成了李祯与我,再加一个贺辰月。

太子夫妇亲自相陪,不可谓不重视。

贺辰月是征南将军之子,他虽然没有参与当年的战争,但他爹和他哥可是实打实和百越将士交过手的,再加上身为太子妃的我是程家的女儿,这便是陛下的敲打之意。

李祯道:“礼部那群废物,说什么赵铭是个十五岁的小孩儿,根本不加以重视,更别提揣摩圣心了。”

“十五岁的小孩?”我嗤声道,“我十五岁的时候都上战场了。”

“想要百越由内到外完全归顺我朝,百姓以邺朝人自居,怎么也得要二三十年的时光。特别是赵铭这个百越世子,不能在封地搞幺蛾子。”

给百越世子的接风宴安排在了皇家园林。是日,贺辰月和礼部大臣先陪同赵铭赏游园林,我和李祯则是掐着时间,直到饭点才出现。宴席摆在园林正中心的水榭内,水榭四周悬挂着纱帐,以避蚊虫。

水榭因在中岛内,只有一条小径迂回地抵达。我和太子着盛装出席,还没走出小径,便听见纱帐里传出的说话声。

一个是声音比较老成,听上去应该是礼部郝大人的:“世子稍等片刻,太子夫妇很快便到。”

一个年轻而又温和的陌生声音,想来是百越世子了:“还没到时辰呢,赵铭等等便是。说起来,我从未见过殿下,不知殿下与娘娘都是怎样的人?”

郝大人开始吹彩虹屁:“殿下文韬武略,无论是勤勉还是天赋,都是皇子之最,一向得百姓拥戴;太子妃娘娘性格柔淑,与太子鹣鲽情深,实属金陵佳话。”

李祯看向我,目光有些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