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封地离江南道并不远,我算了算脚程,来回十五天怎么也够了。结果偏偏是那些没送皇子、世子来参加朝花会的附属国,都已然按照皇上的要求把孩子送来了金陵,肃王世子居然还没能接过来。
我不好过问,又不好不过问,便如实上报给了皇后,皇后又报给了皇上,皇上再去下了道旨意给肃王,让他动作快点,否则要降罪于他。
结果,这封圣旨还没出宫呢,就被人给拦了。
此人正是太后。
太后把圣旨往乾清宫一砸:“皇帝,你这是要哀家的命啊!”
皇上被砸懵了。
据说太后在乾清宫大闹了一场,说皇上如果非要肃王把世子送进宫里来,她就说皇上不孝,还让史官立刻记载下来。
皇上气得要吐血,但面对作天作地的亲妈,还是强忍着怒意,试图抚平太后的心,道:“母后,您想想,肃王世子也是您的亲孙子呀,朕让他进宫陪你,不好吗?”
太后劈头盖脸道:“你当哀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吗!骨肉分离之痛,哀家最懂!那孩子可是你弟弟捧在手心里养大的,他才多大,你就让他一个人来金陵?!你登基那年,你弟弟也不过十几岁,你就让他一个人去封地!你好狠的心呐!你让哀家硬生生和你弟弟骨肉分离,又想让你弟弟和他的儿子骨肉分离?!”
说到最后,居然还带了哭腔。
皇帝给她直接说傻了。
他一登基,肃王就封了王。按理说,同姓王都是要去封地的,就算是同父同母的胞弟也不例外。
是以,十几岁的肃王,就这样离了金陵。
那会儿太后可没少哭。但彼时陛下以为太后是丧夫之痛,只朝着“父皇在天有灵,也不希望母后这样日日以泪洗面”这样的方向去安慰她,却没想到……
他亲妈根本就是为了小儿子而哭的。
后来太后几番运作,过了好些年,才让肃王重回金陵,偏偏因为江南道贪污案,肃王向国库赔了银子,而后又打道回封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