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因为皇上的目的已经被猜到了。

就在我和李祯回宫当夜,皇上便对李祯道:“现在战事已毕,天下太平,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整肃贪腐之风。此事乃朕二十年来的心腹大患,如今正值天时地利人和之际,由新君来做,最合适不过。”

随后,他和李祯细细分析了现在朝堂上的格局。哪些人可以动,哪些人只能削弱,还有哪些敲打之后依旧能用得着。

父子二人秉烛夜谈至深夜。

我是个旁听的。按理说我不应该听这种对话,但就在我准备自觉退下时,皇上对我道:“太子妃,你留下来听。”

我便听了全程。

朝堂上的事儿都聊完了,皇上又难得提起了家务事。

“睿王至今只领着些祭祀的虚职,并非他能力不行,而是朕不想让他有别的想法。现在看李恪这般情形,朕更是庆幸自己早早地做了这番决策。”皇上对李祯道,“日后,你若觉得用得着他,便再给实职;若用不着,让他当个富贵闲王便罢了。”

李祯恭敬道:“儿臣一定善待兄弟姊妹。”

“朕自是对你放心的,只是担心你母后那边……”

“儿臣会拦着。”

皇上点点头,流露出放心的神色来,又道:“朕都想好了,等朕当了太上皇,便带着贵妃去园子里住。她其实心眼小得很,女官的事儿也是她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对吧?她以为朕不知道呢。”

他的神色变得柔和了起来,就连目光也温柔了许多。

那眉眼间似乎有李祯的影子。

或者反过来说,李祯其实一直都很皇上很像,只是皇后娘娘可能从未见过皇上这般温柔的样子。

没想到,最后皇上还提起了皇后娘娘。